番外,長鳴賦(下)(第1/2 頁)
君居高堂,顧然聽眾臣之言。臣處市井,顧然看萬千之眾。
君之見,天下盡繁華:大道跨山河,臨江見千帆,小道聽歌曲,華衣食飽腹。歸堂,高呼:天下太平,功蓋古神。
君觀臣民,皆為土豪之列,皆為小富之家。君思臣民,皆住金屋玉瓦,皆食鮑魚龍蝦。何為後顧之憂?何為後輩之愁?君未知之。
臣之見,眾民皆嘆苦:晨耕數畝田,午喂數頭畜,夕沉高山邊,還有草未除。歸家,盡嘆:若無妻女,定是閒人。
夫觀妻子,知養嬋知織衣,知教子知侍人。夫思賣之,皆換生畜良田,皆換舊書學藝。後事之憂為何?後輩之人為何?和吾何關。
天下兩異,富分天下十之九,貧爭天下十之一。富者少,貧者多。
何來公平之說?富者多佔,盡說天意如此。
何來天意之說?貧者少得,盡聽牛馬之道。
君居高位,不求救民之法。收盡娛民之書,腐其凌雲之志。
四方國聽之,皆笑言:“要亡其國,必先毀其魂,斷其思。讓富者更富,讓貧者更貧。富者少,窮者多。到時少錢引誘,窮者皆叛,其國必亡。”
國法如兒戲,臣民難知之。民法如破影,亂法必興之。
群民無聲,並非無怒。星火上有燎原之勢,民怨上有傾天下之思。
若君不知救世平怨之法,臣,願遠行萬里,走四海八荒。為君收天下之義士,為君尋救世之法。
只願君聽之,君見之。
天下傾覆,是萬億人之罪,天下傾覆,是萬億人之苦。
願長鳴於世,賦天下之思。只願,天下久安,萬民無憂。
今遠行,君勿念。
(翻譯:你身處高堂之上,自然聽取眾臣的言論。臣子處在市井之中,自然觀察萬千民眾。
你見到的天下盡顯繁華:大道跨越山河,臨江可見千帆競渡,小道上可聽歌曲,華麗的衣服和充足的食物讓人飽腹。回到殿堂,高呼:天下太平,功績超過古代神靈。
君主觀察到臣民,都是富豪之流,都是小康之家。君主心想的臣民,都住著金屋玉瓦,都吃著鮑魚龍蝦。有什麼可憂慮的呢?有什麼可讓後輩發愁的呢?你並不知曉具體情況。
臣子所見到,眾多民眾都嘆息生活艱苦:早晨耕種幾畝田地,中午餵養幾頭牲畜,傍晚在高山邊歇息,還有雜草未除。回到家,盡皆嘆息:如果沒有妻子兒女,自己肯定是個閒散之人。
丈夫看著妻子,知道她會養蠶織布,知道她會教導子女、知道他會侍奉他人。丈夫心想把她賣掉,是用來換牲畜和田地,還是用換取舊書,學習一項技藝呢?以後的憂慮是什麼?後輩之人會怎樣?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天下呈現兩種不同的景象,富人佔據天下十分之九的資源,窮人爭奪天下十分之一的資源。富人少,窮人多。
哪裡有公平可言呢?富人多佔財富,都說這是天意如此。
哪裡有天意之說呢?窮人所得甚少,還要聽著一群教育牛馬的人,教著他們,幹著牛馬的工作。
你居於高位,不去尋求拯救民眾的方法。竟然收集眾多娛樂民眾的書籍,用來腐蝕他們的凌雲壯志。
周邊國家聽到這些,都笑著說:“要使一個國家滅亡,必須先毀掉它的靈魂,斷絕它的思想。讓富人更富,讓窮人更窮。富人少,窮人多。到時候用少量錢財引誘,窮人都會反叛,這個國家必定滅亡。”
國家法律如同兒戲,臣民難以知曉。民間法律如同破碎的影子,違法亂紀必定盛行。
民眾沉默不語,並非沒有憤怒。星星之火有形成燎原之勢,民眾的怨恨有傾覆天下的想法。
如果君主不知道拯救世界、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