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2):愛是一顆相忘於江湖的種子(第1/2 頁)
引子:
丹丹和薔薇是親梅竹馬的玩伴.
薔薇的父親家暴,父母每天打打殺殺,令6歲的薔薇幾度尋死。
丹丹如影隨行,跟著薔薇,關鍵時刻阻止了她。
後來,薔薇考上了市一中。
而丹丹,中考落榜,回家務農。
****************************************************
(1)
薔薇小時候是一個憂鬱的孩子。
自小學一年級至小學三年級,她是悄無聲息的存在。
她知道自己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娃娃,沒有天賦,甚至有一些笨。當然,這種認知來自於長輩和老師們的反饋,
但私底下,她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喜歡讀書。
不識字的時候,靠著圖片去想象;識字的時候,一目十行,甭管認識不認識的字兒,都牢牢印入腦海,一半讀一半靠猜,總能將故事梗概弄個十之八九。
長大了一點兒,認識的字兒多了,她開始嘗試寫東西,用文字記錄現實生活。
花開花謝,日出日落,雞鳴蟲叫,四季更換,萬物形態,都讓她覺得新奇。
所有的新奇,讓她可以短暫地忘記,日常雞飛狗跳,膽戰心驚的生活。
薔薇的父親,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粗糙漢子,愛用暴力解決問題。
他堅信自己是一家之主,全家人都要聽他的。一言不合,揮拳相向。
一日不打架,渾身不舒服。每天跟母親打得不可開交。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戰火也延伸到薔薇身上,經常一個不留意,一巴掌呼過來,打得鼻血滿臉流,疼痛是家常便飯。
換一句話說,只要一家人不愁吃,父親大人就覺得他已經盡到了家長的義務。
媽媽每天又哭又喊又叫,讓她心驚膽戰。
每天回家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惹到了他,挨一頓揍。
她甚至覺得,人活著,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上完課,課間休息,她就蹲在校園外的槐樹下面,呆呆地望著遠方的天空,甚是心累。總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不如死了的好。
金老師,是一個心慈的中年婦女。薔薇的情況,引起了她的警覺。
某天,薔薇又捱揍了。
她蹲在那顆歪脖子的槐樹下,淚水無聲地順著面頰流,她怎麼擦都擦不乾淨。
“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多想。好好學習,讀的書多了,懂得一些道理了,以後,就什麼事情都明白了。”不知什麼時候,金老師站在了薔薇的身後,輕輕地勸解。
薔薇聽懂了金老師的一番苦心,她覺得,有機會讀書,是要有機會好好滴活著。如果沒有機會活到大,會有機會好好唸書嗎?
她不敢說話,也不敢抽泣,甚至連淚水,也不敢再去用手去抹。
低低”嗯“了一聲,便站起身,回到了教室。
之後,薔薇不想讓金老師跟著擔心,就不再蹲在校園外那顆歪脖的槐樹下了。
不舒服的時候,她就扒在課桌上,默默流淚,偶爾抽泣,再用咳嗽去掩飾。
丹丹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薔薇的同桌。丹丹的媽媽,就是金老師。
她們什麼時候變成了同班同學的?薔薇也想不起來。
因為不想活,薔薇想過投河,可惜遇到的池塘水太淺,走進去膝蓋都不到。有一次薔薇又試著走進校園下面的一個池塘,看一看水的深淺,卻被丹丹看到了,她緊緊跟著薔薇,寸步不離,拽著她的胳膊,拖著她,“別死,好死不如賴活,長大了想幹什麼,還不是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