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皇位與王位有何區別 > 第45頁

第45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異世錦衣,以運為餌垂釣萬物御獸小道士小林修行記惡靈纏繞踏天之路!黎橫曦空穹域修仙界的二道販子天上掉下一個小神仙九世仙戀青雲仙夢張悅的逆襲家族修仙:從青元陳氏到舉族飛昇開局乞丐逆襲成大佬我,大玄逍遙侯,劍道魁首!獸世:一個儀式師的成神之旅絕世魔醫,神帝別追穿越自救修仙長生從打拳開始淵軒夢朝夕尋道

「南昭與北燕停戰,十年之期過後,你不是自然能回到北燕麼?」婉婷質問,「莫非你懷疑當朝攝政王不守承諾,亦或者……」

「北燕有人並不想我活著回去。而攝政王繼續當政,或許不用十年,便會揮師北上。那時我便是他們祭旗之人。」符若初語氣凝重的回答,「因此我在南昭,不能閒著混飯,要搏一搏。」

「我很好奇,你繼承皇位之後要做什麼?北燕的實力不如南昭,就算這幾年你在南昭一切順利,引得攝政王與新帝鬥法顧不上你顧不上北伐,你得了機會回去,你最多隻是太子而已。你能影響的實在有限。」

「如果我能早五年回到北燕,我可以架空父皇,監理國事總攬朝政,勵精圖治,發展北燕的民生。北燕有天然的優勢,鐵礦豐富、冶鐵技術是天下最優,有大片草場可以放牧牛羊訓練戰馬,還有不凍海港聯絡南北海路。北燕之北的蠻夷之地,需要我們作為中轉,獲取南方的糧油布帛;北燕之西雖有沙漠阻隔,往西卻還是星羅棋佈無數小國,百年前商路貫通之時,西夷商人攜帶大量珠寶東行,只為了換取他們沒有而我們覺得尋常的絲綢和茶葉。

我們北燕所處地利若是用足了,也可以像南昭一樣,收商稅充盈國庫,再用這些錢修橋鋪路開拓水道補貼農耕,讓商者行路更易,讓耕者不愁吃穿,讓為官者交流四方開闊眼界提出更多的治國良方。」

婉婷的眼神一亮,很難想像才十四歲的北燕皇子能有這等見識,便是益親王當年也未曾看到這麼遠。益親王談起權勢勾心鬥角那一套很是熟悉,卻並不曉得國家能強盛能長治久安的關鍵。

孟澄海說過,民富才能國強,百姓都吃不飽飯,人心動盪,才不關心誰當皇帝。當年逐月國那麼快被南昭攻破,是逐月的百姓困苦麻木,甚至為了一口糧食主動為南昭人帶路,繞開邊防。逐月成為南昭的一個州郡之後,日漸富庶,除了原本逐月的皇室貴族零落為奴,其餘人都過得比以前更好,自然也就沒人會真心想著復國。

公子初小小年紀,已經醒悟到這一點,開口說的居然是如何發展商貿關注的是如何提升民生?他是不是也懂得,只有百姓富裕了,國家才能收到更多的稅,才能訓練出精兵強將;外敵來犯之時,百姓們為了捍衛已經擁有的財富,才能真正團結一致拼力抗敵的道理。

興民生才能得民心,這樣的道理,無論是否別人教的,但看公子初說話的樣子,類似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實在難得!

「公子初,若北燕興盛,你會否南下?」婉婷又問了一個更遠的問題。

符若初回憶起母后當年手札所載的計劃。北燕獨具地利,若天時人和兩樣也俱全,南下出兵不成問題,一切順利將南昭魚米之鄉據為己有,便能補全米糧出產的短板;他日江山一統也並非難事。

「時機成熟之後,自然是會的。若我推行的國策真能讓北燕百姓過上令人羨慕的好日子,為何不惠及天下?民心所向,便是天道意志。但北燕的良田產出卻不及南方,養活不了更多的人口。缺糧這個危機遲早會爆發,不如趁著兵強馬壯時擴張。」

符若初坦言,「而南昭仗著坐擁魚米之鄉,鼓勵養蠶紡織,又推行商稅,百姓不愁吃穿,人多地少,也需要北上擴張領土。可惜他們戰馬和鐵騎都有不足,北伐光靠步兵很難成事。攝政王這才要我們北燕朝貢戰馬和鐵礦。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他們早晚能練出萬人鐵騎,手持精良□□。」

孟如川聽得入神。他自詡博覽群書武功也不弱,因著那些任務行遍南昭各地,卻未曾站在更高的地方看明白南昭與北燕戰亂的根源。聽完公子初的這番話,他的思路豁然開朗。

「那為何不能是更加強盛的南昭北上,為何要給你們北燕機會,等你們兵強馬壯實力相當再來?那時硬碰硬,

目錄
娛樂圈之巔峰王座繡春刀與繡花針戲精老公今天作死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