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ot;不行!回單位問去!連個定量證明都不知道也有臉在國家機關混!&ot;
&ot;你這不是故意捉弄人嘛!你看看,你這裡貼的是什麼?為、人、民、服、務,就這樣為人民服務啊?還熱情、周到、主動、細緻!你們的熱情呢?周到在哪裡?主動吵架嗎?細緻什麼啦?&ot;&ot;先把你自己的態度弄好了再說別人,我們的社會就是你這樣不講理的人太多,風氣才這麼差!&ot;
聞心源忍無可忍:&ot;共產黨怎麼花錢養了你們這樣一幫五蠹!怪不得老百姓這麼多怨氣!誰要找了你們這樣的女&ot;
聞心源真想痛痛快快罵她們一頓,但他還是忍住了。他無法理解,她們為什麼要用手中的權利難為老百姓,敗壞共產黨。共產黨欠了她們什麼?這個社會欠了她們什麼?老百姓欠了她們什麼?聞心源搞不明白。他扭頭騎車一口氣上了糧食局,到了那裡他才弄明白:外地調入本市人員的糧食定量證明,要由工作單位出示工作性質或工種證明,然後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派出所糧食辦公室蓋章,再到所在區的糧食局劃定定量標準,然後拿著那個區糧食局劃定的定量證明,再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糧食辦公室辦理糧食關係,發給糧食供應證。因為聞心源的工作單位與他們的戶口所在地不是一個區。必須走這套煩瑣的手續。外人誰會知道這一套呢!可知道這一套的就是不告訴他。
聞心源騎上車,沒有立即去完成這一套手續,他的頭已經裂開來地痛,他回了單位。
沙一天下班前半小時接到省人民出版社汪社長的電話,說廣州來了一個書店老闆,晚上請幾家出版社的老總坐坐吃頓飯。沙一天問他是哪個書店,汪社長說是個體書店。沙一天有些猶豫,個體書店還是少交道好。汪社長覺得沙一天太謹慎,在局裡待這麼多年,上面的政策應該比他更清楚,國家新聞出版署一九八二年就提出了&ot;三多一少&ot;(即多種發行渠道、多種購銷形式、多種經濟成份並存,減少中間環節),都已經四年了,再不打破新華書店一家包銷全國的壟斷式經營,出版社就沒法活了。他跟沙一天說,與個體做生意更保險,現款交易,比新華書店回款還快,有什麼不敢交通的。汪社長還勸他,到了出版社,思想要解放一點,辦事要靈活一點,不要老跟在機關那樣死板,再說南風出版社還不比人民社,人民社有一部分教材,還有學習材料,皇糧就夠吃的,可以不依賴市場。南風不行,每一本書都要投到市場賣出去之後才能產生效益。汪社長說這一方面他們副社長章誠很有見地,很有經營思想。
沙一天聽了汪社長的這一番教導,心裡很不舒服,人民社從來就是老大,說話牛哄哄的。聽他誇章誠,沙一天便順口說那就叫章誠去吧。汪社長聽出沙一天的意思,趕緊往回拉,人家請的是老總,你還是親自去好,多跟書店接觸接觸有好處,會掌握好多資訊。沙一天問他在哪裡。汪社長說在新華街的樓外樓,六點到,現在走,正合適。
沙一天放下電話,立即向葛楠請了假。沙一天剛跟葛楠說完話,副社長章誠像湊好了似的推門進了他的辦公室。章誠比沙一天小兩歲,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南開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分配到南風出版社當編輯,後來當編輯部副主任,直接當了副社長。有才,腦子靈活,做事也用心,為人又大氣,非常:有思想,成了社裡的業務大拿。口碑好,有威信。老社長到點退休,親自到局裡推薦章誠當社長,局裡一拖再拖,把這位置拖給了沙一天。社裡一些人不平,還給局裡寫了信,提了意見。說下面出力出汗白辛苦,機關阿狗阿貓都進步。這一些,沙一天和章誠心裡都非常清楚。章誠對此表現出的大度和坦然讓沙一天找不到依據。儘管在局裡早就認識章誠,也知道他的能耐,兩人到了一起,面對章誠若無其事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