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扶貧廠房(第2/2 頁)
,農民有收入”
“說的具體點呢?”
“秦部委,經過我的調查走訪瞭解到,康居村以前的嘗試不能說沒有道理,只不過沒做好調研和後期工作。打個簡單比方,他們想到了成片開發種植,卻沒有做好銷售渠道的溝通聯絡,想到了創收的渠道,卻沒做好後期的跟蹤保障,這也就是未能脫貧的原因吧!”
“你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呢?”
“秦部委,我就是因為沒有什麼經驗,才來向您請教的。您也知道,我們家世代教師,教書育人這塊我懂,其他的真還不是很懂呢!”
“有時間的話,多看看江南省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鄉鎮發家史,看看他們的鄉鎮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鄉鎮是個大有作為的地方,具體得看你如何看待它。如果你把看看作傳統的資源匱乏型的農村,那麼你永遠不能發揮它的真正作用。依我看,你得把帶領村民致富這件事分開看,不能一蹴而就,要學會鄧公的先富帶動後富理論。”
“我也是這麼想的,如果一下子帶領所有人都富裕的話,不單工程量大,而且不一定能做成。透過部分人的帶頭示範,如果失敗了也好及時糾正。”
秦嶺聽後,沉思了一會兒方才說道:“本來呢,縣裡是準備把一個建造扶貧廠房的指標給到草津鎮的,但因為一些事情給耽擱了。這樣吧,你回頭打個申請過來,再把建造扶貧廠房這個事情跟你們劉委員報告一下,我們力爭把這個指標直接落到康居村的頭上,這樣對你對你以後的工作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聽這話,李波激動地站起來,語無倫次地說道:“真的感謝秦部委秦部委我都不知道說什麼了感謝秦部委,我一定好好幹”
秦嶺微笑著擺手道:“雲老師對我的恩情,我一直都記在心裡。對了,還有一件事,以後對外的話,不要表現的我們很熟,你只要記住就行了,對你將來有好處。”
李波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究竟為何只能慢慢體會。
:()借勢升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