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安祿山和楊國忠的矛盾(第1/4 頁)
楊國忠原本和安祿山的關係相當不錯,這其中有一段淵源。原來,楊貴妃和安祿山之間有著特殊的母子關係,按照輩分,楊國忠自然而然地成了安祿山的舅舅。對於楊國忠而言,與安祿山保持良好的關係至關重要。
安祿山每次入朝時,楊國忠以及楊貴妃姐妹都會一同遠道相迎,將其奉為座上貴賓。楊國忠這個曾經的賭徒,十分善於察言觀色。為了取悅老安,當他看到安祿山身材肥胖臃腫、行動不便時,便特意在老安上下朝登殿階的時候,親自上前攙扶一把。這種舉動實在是夠意思!楊國忠如此行徑,目的顯而易見,無非是想與老安結成強大的政治盟友。畢竟,一個主政,一個主軍,兩人內外呼應,呼風喚雨,那感覺簡直不要太美妙。
楊國忠不愧是大唐最為卓越的政治不倒翁,也是最為傑出的算計者,更是政治賭場上段位至高的“荷官”。他對自身利益的盤打的非常精明。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令人感到震驚不已的是,一向備受皇帝寵信的楊國忠,竟然會主動去討好老安,但卻遭遇了對方的冷落對待,真可謂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啊!身材魁梧、粗壯有力的老安對於楊國忠的滿腔熱情並不領情,甚至不屑一顧。
這其中原因就在於,出身草莽的安祿山向來就瞧不起楊國忠這樣一個憑藉賭場發家,並依靠楊貴妃的裙帶關係平步青雲的無知小混混。他對楊國忠的態度可以說是輕蔑至極,完全不將其放在眼裡。然而,老安最為懼怕的卻是陰險狡詐的李隆基族叔李林甫,反而一直把楊國忠當作小孩子一樣看待,根本不在乎他是否與皇族有親戚關係,更懶得理睬他。
楊國忠因為受到如此怠慢而心生怨恨,怒火中燒,心中憤憤不平。他曾多次在皇帝面前進讒言詆譭老安,活脫脫就是一場“狗咬狗”的鬧劇,純粹是為了爭奪恩寵罷了。自此之後,兩人便反目成仇,勢同水火。
楊國忠和安祿山徹底交惡甚至攤牌是在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入相開始的,自此之後,兩人之間的矛盾衝突便不斷升級,逐漸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楊國忠一心想要將安祿山置於死地,於是屢次向唐玄宗李隆基進言,誣陷安祿山有謀反之心。然而,由於安祿山深得李隆基的信任,這些指控並未對他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反而讓他安然無恙地繼續在朝廷中擔任要職。
面對這一局面,楊國忠心急如焚,深知如果不能儘快除掉安祿山這個心頭大患,日後必成大器。經過深思熟慮,他終於想出了一條狠辣至極的毒計......
在楊國忠參奏安祿山謀反之前,其實已經有許多朝中大臣私下裡對他進行過彈劾。畢竟,安祿山的狼子野心就像司馬昭的心思一樣路人皆知。他的許多政治舉動也毫不掩飾地暴露了他的企圖。
比如說,安祿山大規模地修築城池,藏匿的槍支和糧食多如牛毛。這種行為顯然是在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此外,他還四處試圖兼併各個邊防戰區的兵力,以此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連戰神王忠嗣都險些落入他的陷阱之中。老安曾經以“助戰”為名,想要騙取老王麾下的精兵強將,並強行將他們留下來。好在老王機智過人,識破了老安的奸詐計謀,這才使得他的陰謀未能得逞。不僅如此,老王還向李隆基告發了安祿山的反叛行徑。
總而言之,安祿山那種昭然若揭的謀反之意,就算是再愚蠢的人也能看得出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唯獨李隆基這位“天地一號”大傻瓜卻視而不見,真是一場悲劇啊!
開始張明轉世的李隆基打死也不相信自己千寵萬愛的安祿山會對他有二心,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說誰謀反不好,硬要說“忠心耿耿”最聽自己的話,還常年進貢不斷比自己兒子還孝敬他老人家的安祿山反自己,這不是變相罵我老糊塗嗎?
簡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