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武則天稱帝(第2/4 頁)
,這皇位乃是祖宗所傳,豈能輕易更改?”
李旦卻毫不退縮,繼續懇切地道:“皇娘,您的才能遠勝兒臣百倍千倍。昔日,您輔佐父皇治理朝政,使得大唐威震四海、國泰民安。如今,兒臣相信唯有您才能引領大唐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他深吸一口氣,接著說道:“此乃兒臣發自肺腑之言,絕無半點虛假奉承之意。還請皇娘莫要再推辭了!”
看著李旦如此誠摯堅決,武則天終於不再執意拒絕。她緩緩站起身來,走到李旦身前,輕撫著他的肩膀,感慨萬千地道:“好孩子,既然你有此心意,為娘便不再推脫了。從今往後,朕定當傾盡全力,不負你的期望,守護好大唐的江山社稷!”說罷,母子二人相視一笑,彼此間的默契與信任盡在不言中。
張明投胎轉世成為李隆基之後,深深地理解了父皇李旦內心深處的無奈和苦澀。在那個風起雲湧、權力紛爭的時代裡,擁有一個如此強勢的母親——武則天,使得李旦在面對錯綜複雜的局勢時別無他法,唯有選擇妥協才能夠確保一家老小的安全無恙。
而武則天之所以要採取如此手段,則是出於對自身形象的維護以及鞏固統治地位的考慮。她深知篡奪大唐江山將會引來無數罵名,但又渴望向世人證明自己具備足夠的能力去掌管這片廣袤的土地。於是乎,她巧妙地策劃了一場戲碼:讓皇帝李旦率領滿朝文武大臣前來勸說自己登基稱帝。透過這種方式,她成功地將皇位“合法”地轉讓到了自己手中,並對外宣稱這一切都是源自於兒子的自願禪讓,從而使其稱帝變得名正言順起來。
這樣一來,武則天不僅擺脫了篡位者的惡名,還展現出一種強大而自信的姿態,表示自己比任何人都更適合執掌天下大權。在這場政治遊戲中,每一步棋都充滿了心機與策略,而李旦則成為其中一顆無法自主的棋子,被迫配合著母親完成這場華麗的表演。然而,在這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和無奈呢?或許只有當事人才能夠真正體會吧……
武則天為了達成自己的雄心壯志,登上皇位之後便心急如焚地更改了國號。至此,世間已不再有昔日輝煌壯麗的大唐帝國,取而代之的是嶄新崛起的大周帝國。武則天向全天下鄭重宣告:從此刻起,她便是大周這個新興王朝的開國皇帝!
年方八歲的李隆基對祖母武則天擅自改動大唐帝國的國號感到怒不可遏。尤其對於身為張明轉世的李隆基而言,武則天此舉無異於奇恥大辱。怒火中燒的李隆基揚言定要當面向祖母武則天討個說法。李旦望著幼子李隆基那滿臉憤恨不平的神情,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酸楚。他深知李隆基的無奈與委屈,但為了確保一家老小的平安無事,李旦只能苦口婆心地勸誡道:“孩子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唯有留住這條小命,將來才有望重振我李唐江山吶!”
張明轉世成為皇子李隆基後,深深感受到了真正的宮廷鬥爭遠比他所看過的電視劇更為殘酷和真實。這裡的權謀算計、勾心鬥角讓人瞠目結舌,每一步都充滿著生死抉擇。
原本以為轉生至大唐帝國會是一段奇妙之旅,但現實卻如此艱難。面對這爾虞我詐的環境,張明意識到只有學會適應並掌握規則才能生存下去。坑爹的神靈啊!為何要這般戲弄於我?
回想起曾經學習過的大唐歷史知識,張明明白此時此刻唯有忍耐才是上策。畢竟自己年紀尚輕且手中無權無勢,想要與權傾朝野的祖母武則天相抗衡簡直難如登天。於是,他決定暫時收起鋒芒默默等待時機。
在這段時間裡,張明努力觀察周圍眾人的言行舉止,並從中學到許多為人處世之道以及政治手段。同時利用各種機會結交志同道合之人培養自己勢力為將來做準備。
為了消除母親對自己的疑慮,李旦毅然決定向母親武則天請求改姓武。對武則天而言,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