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連環之策(下)(第2/3 頁)
麾下亦離心離德!二弟所言,確有道理,但孔明軍師慮事周全,自有妙計破敵,只要依計而行,少不得有諸位建功之機!”
劉備已從諸葛亮,霍驍處,得知幾人謀劃,亦知曉了壽春暗間“鳳雛”龐統的存在。
其一向用人不疑,但此事事涉機密,不便透露詳情,劉備便也只得暫且保密,放心交由諸葛亮,龐統,霍驍等人暗中行事!
沉吟片刻,劉備忽然拔出隨身所佩的雙股劍右劍,雙手交由諸葛亮,當眾說道:
“此劍,便暫且交由孔明軍師掌管!軍師持此劍,便形同我本人親至!眾將皆要服從調遣,若有怠慢者,一律軍法從事!”
帳中諸將,聞言皆大驚!
除了霍驍,當真沒人會想到,自家主公竟對這位二十來歲的年輕軍師如此信任!
關羽,張飛二人,從未見大哥如此行事,當下也再不敢造次。
饒是諸葛亮虛懷若谷,得主公如此信任,也是心情起伏,不免感激涕零。
其恭敬接過雙股右劍,低頭拱手道:
“謝主公信任!亮必肝腦塗地,誓死以報!”
隨即,諸葛亮竟又“口出狂言”:
,!
“主公,諸位將軍!仲平將軍麾下秘諜,已潛入曲陽城中。若我等此前掌握的情報無差,這三到五日,當有轉機!如此,不但曲陽可破,恐怕壽春亦可接連而下!”
聽聞如此“駭人聽聞”之語,眾將皆是目瞪口呆。
關羽聞言,更是面色不定,問道:
“戰陣之事,非同小可!諸葛軍師休要妄言!若三到五日,這曲陽城依舊未下,軍師更待如何?”
諸葛亮正色道:
“若是如此,便請雲長將軍,以主公此劍執行軍法,斬下亮之頭顱!”
“諸葛軍師!軍中無戲言!”
關羽再次皺眉道。
“軍中無戲言,亮自然知曉,此乃軍令狀是也!”
諸葛亮依舊帶著雲淡風輕的笑意,胸有成竹道。
就在諸葛亮與關羽二人“賭鬥”之時,曲陽城中,早已是暗流湧動!
袁術大將劉勳,無奈聽從主公袁術軍令,以三萬兵力死守曲陽,其中兩萬人馬,更是其廬江軍部曲。
劉勳久經沙場,武勇雖不及戰死的紀靈,統兵之能卻並不在紀靈之下,更遠勝如今駐守壽春的“無膽大將軍”張勳。
其見劉備此番親征曲陽,麾下足有五六萬兵力,卻始終圍而不攻,倒是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劉備氣勢洶洶而來,僅是虛張聲勢?”
劉備此前以弱勢兵力,便兩次征伐自家主公袁術。自己的同僚大將橋蕤,紀靈等人接連戰死。
所以劉勳很快收起了這等“天真”想法,下令監軍陳紀,副將李豐嚴守城池,監視敵軍動向。
很快,曲陽城中,數則聽上去“離譜”,甚至“自相矛盾”的流言,就傳到了劉勳耳中。
有傳言說劉勳雖忠心耿耿,卻不受“陛下”袁術信任,已慘遭壽春方面拋棄,淪為棄子!
侍中楊弘,大將軍張勳皆視其為眼中釘,屢進讒言,這才導致壽春不發一兵一卒,曲陽孤城被圍!
更有傳言,劉勳與監軍陳紀,副將李豐不合,欲撥亂反正,奪其麾下一萬兵馬,以此二人首級以及曲陽城池,作為進獻劉皇叔之禮。
這些流言“有板有眼”,不斷傳到劉勳,甚至“有心人”陳紀,李豐耳中!
劉勳在廬江太守任上時,便暗藏割據廬江自立之心!這“忠心耿耿”一說,劉勳自是哭笑不得,但“屢遭陷害”的說法,劉勳倒是深有感觸!
張勳與其屢次爭權,楊弘雖未明確站在張勳一邊,二人卻頗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