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改革科舉,治理天下(第2/2 頁)
考場內,氣氛莊嚴肅穆,考生們個個屏息凝神,奮筆疾書。劉協身著便服,頭戴斗笠,在盧植和王允的陪同下,微服巡視考場。他仔細觀察著每一位考生,希望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大漢未來的希望。
“陛下,你看那位考生,”盧植指著一位正在奮筆疾書的年輕人,低聲說道,“他叫王粲,字仲山,年僅二十,卻已博覽群書,才華橫溢。”
劉協順著盧植的目光看去,只見那王粲,眉清目秀,氣宇軒昂,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已寫滿了好幾張考卷。
“好,好一個少年英才!”劉協忍不住讚歎道,心中暗自記下了這個名字。
考試結束後,劉協親自參與了閱卷工作。他仔細閱讀每一份考卷,認真評判每一位考生的優劣。經過層層篩選,最終,一百名成績優異者,脫穎而出,被授予了不同的官職。
當新科進士們身穿官服,齊聚在皇宮大殿上,準備接受劉協的召見時,他們都不禁激動萬分,多年寒窗苦讀,終於換來了今日的榮耀。
“諸位愛卿,”劉協看著眼前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心中充滿了希望,“你們都是我大漢的棟樑之材,朕希望你們能夠忠君愛國,為國效力,為百姓謀福祉!”
,!
“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新科進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整個大殿……新科進士們神情激昂,他們雙手抱拳,向著劉協深深鞠躬,齊聲宣誓:“臣等必將忠於陛下,忠於大漢,為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對劉協的敬佩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們知道,他們的人生軌跡已經因為這場科舉考試而發生了改變,他們將成為劉協改革的中堅力量。
劉協看著眼前這些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欣慰地點了點頭。他深知人才是治國之本,而科舉改革正是為國家選拔人才、儲備人才的關鍵一步。他相信,這些透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必將為大漢王朝的復興注入新的活力。
科舉改革的效果很快顯現出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批批有能力、有抱負的新面孔出現在朝堂之上,他們來自不同的階層,擁有不同的背景,但都懷著相同的理想——為大漢王朝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年輕的司馬懿被任命為尚書郎,他思維敏捷,才華出眾,在處理政務上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出身寒門的諸葛均被提拔為御史中丞,他剛正不阿,不畏權貴,在整頓吏治、打擊貪腐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還有來自荊州的龐統,才思敏捷,學識淵博,被劉協任命為太傅,負責教育。
這些新人的加入,為原本暮氣沉沉的朝堂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也讓劉協看到了大漢復興的希望。他深知,要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必須團結一批有才之士,而如今的大漢在他的帶領下正一步一步走向復甦。
:()三國:我為陳留王劉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