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包宇成立唱片公司和電影公司的計劃(第1/3 頁)
包宇知道環球電視臺最多能夠吸收的也是一部分職員。
那剩下的呢?
包宇已經想到了另外兩件事。
那就是包宇在收購麗的電視臺,擁有現在環球電視臺的情況下,他知道,接下來,香江,甚至灣灣,進入到粵語,國語,甚至華語樂壇爆發的時代。
也就是說,在八十年代,粵語以及國語進入到樂壇大爆發的時代。
對於包宇來說,他最大優勢不是他現在持有的資金流,而是他腦海那個資料包。
他的遊戲資料包裡面很多那些歌曲,這其實就是一個還沒有發表的龐大歌庫。
包宇以後想發表什麼歌曲,那麼他也就可以以大文豪的筆名進行發表。
這才是他最大的優勢。
除此之外,香江,甚至整個華語樂壇裡面有哪一些有潛力的歌手,包宇到時也可以讓人提前挖過來。
這些都是一本萬利的,除了成立一家這樣的唱片公司。
那麼還有香江的電影。
在七十年代初,邵逸富發現自己的邵氏兄弟無法和嘉禾影視等競爭,以至於邵氏兄弟的影視收入低了許多,再也無法像前些年壟斷香江,甚至灣灣,南洋的華語電影市場。
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背景下,邵逸富才逐漸把目光放到了香江電視市場上。
除了他本來就是tVb的創始人和股東之一,再有看得出香江擁有電視機的家庭越來越多,也更多香江市民把時間和娛樂時間放到電視上。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邵逸富才開始把重點放到tVb身上。
實際上,包宇很清楚,七十年代末開始,香江的電影市場規模是越來越大的,而且,電影票房也是越來越高。
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出現。
香江的電影隨之火爆整個亞洲,除了香江外,包括南洋,灣灣,甚至東洋都有香江的電影市場。
至於國內?
當時國內的情況,香江的電影上映不了國內。
一直到九十年代,香江電影才開始進入到國內市場,但是,還是主要以dVd等光碟的方式進去。
也就是說,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香江電影幾乎火爆了亞洲市場。
只是到了九十年代末,香江各方面環境有變,再加上灣灣那邊開始引入好萊塢電影后,不再買入香江的電影版權,加上香江電影人才方面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這才導致香江電影開始衰落。
現在呢?
包宇覺得正是進入香江電影市場的機會。
也就是說,包宇此次趁著佳藝電視臺倒閉,他不但要成立唱片公司,進軍唱片市場,也要進軍電影市場。
現在香江的電影是以嘉禾等電影公司為主。
包宇的優勢很多。
除了遊戲資料包裡面可以直接抄寫到很多高票房的電影劇本外,對於有潛力的演員,當然也可以提前挖掘。
這也是包宇最大的優勢。
除此之外,現在佳藝電視臺本身就有不少優秀的導演。
像那位導演徐勀。
此時的徐勀還沒有開始真正往電影方面發展,他之前都還是拍攝電視劇的。接下來,對方進入到電影市場,這才是對方大放異彩的時代。
包宇在那想。
黛西給他按摩頭部。
差不多半個小時,水溫已經涼了。
包宇從浴缸起來。
。。。
休息一晚。
第二天大早。
時間來到1978年7月30日。
星期日。
包宇先去游泳池游泳,當他游泳完,上到樓上。
別墅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