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滅東瀛(第1/2 頁)
昌明三年,蒸汽機研發成功。
與此同時,新一批的學子也湧入了科研團隊。
謝京辭正高興呢,就被催婚了。
她登基的時候二十五,因著要為先帝守喪,大臣們就沒提選王夫的事。如今三年已過,操心的老大臣們就開始上奏了。
不催不行。
女帝都快三十了,再不成婚生下皇子,再過幾年可就難了。
剖腹產早就在民間推廣,這些年祝卿安在醫學上又有了新突破。
牛痘。
謝京辭同她提了下青黴素,她就帶著徒弟又開始了研究。
想到祝卿安,她瞥了眼身旁佩劍而立的路慶生。
“聽說你昨天又去找卿安,結果吃了閉門羹?”
當年突厥南下,祝卿安和路慶生都是邊城百姓的倖存者,後來朝廷北伐,兩人一個入伍,一個做了軍醫,同甘共苦一起走來的,倒是結了一段緣分。
祝卿安平時挺灑脫一個人,可碰上了情愛之事,也變得畏首畏尾起來,蓋因臉上那塊紅斑。
且那時路慶生不過十幾歲,年少衝動,興許根本不懂‘承諾’二字的分量。
兩人真在一起了,旁人的閒言碎語就足夠將幸福的糖衣外殼擊碎。
祝卿安只想行醫救世,感情對她來說太奢侈也太脆弱,不願意也不敢觸碰。
路慶生卻是個一根筋。
他覺得祝卿安的顧慮完全是杞人憂天,俗話說相由心生,祝卿安心善仁慈,扶危救困,脾氣又好,民間許多人都叫她活菩薩。
路慶生覺得她好看,笑起來的時候滿眼都是星辰。
祝卿安覺得他年輕不靠譜,他並不氣餒,時間會證明一切。
於是這一等,就是十年。
路慶生如今是天子近衛,官居三品,年紀又輕,想要同他結親的人不少。他不為所動,天天就盯著祝卿安的醫館。
也就是祝卿安自己覺得自己貌醜無人愛,事實證明珍珠蒙塵了還是珍珠,長了眼睛的也不止路慶生一個。
她全都拒絕了。
不然路慶生非得急死。
眼下聽謝京辭提起,路慶生倒不氣餒,道:“她最近很忙,都不出診了,等過段時間我再去看她。”
謝京辭作為旁觀者,也看得出來,祝卿安對路慶生並非無意,只是心有所慮罷了。
不過她不打算當月老,姻緣這種事,還得看當事人自己的想法。
路慶生如今也才二十多,依舊年輕,而人心易變,以後的事誰說得準呢?如果他真的能堅持本心,說不準哪天就心願得償了。
如今——
她看著成堆的奏摺,覺得這些人真挺閒的。
不過國本倒也的確是大事。
謝京辭沒和大臣們唱反調,而是從宗室裡選了幾個資質不錯的孩子入宮教養。
這意思就很明顯了,一下子就堵住了朝臣的口。
只要朝臣們覺得她後繼有人,就不會再操心著往她後宮裡塞人。
她現在還年輕,那麼著急培養繼承人作甚?等著他們長大了帶著親爹媽來吃絕戶嗎?她又不是傻。
不過這一招挺好用就是了。
朝臣們安靜下來,某些小國家開始蠢蠢欲動。
倭奴無論在哪個時空位面都一樣的貪婪惡毒,天天覬覦別人的江山。
謝京辭可不是受氣包,區區三島倭奴,也敢犯我中原沃土,真是異想天開。
她當即召見軍機重臣,開戰!
朝臣們沒意見。
女帝向來對外來入侵者零容忍,敢冒頭就一個字,打!
要不是她現在身為一國之君要留在京城主持大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