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無約一身輕(第4/9 頁)
祚頭上。
如果遼國從幽州出兵,第一關必然是他們非常熟悉的瓦橋關,也就是雄州。
當年石敬瑭歸降遼國,是將雄州一併獻給了遼國,還是當年那雄才大略的柴世宗在伐遼時,給打下來的,為將來伐遼打下基礎,可惜繼任者不爭氣。
所以,後來那蕭太后伐宋,就是以收復此關為名出兵的,當時也一舉拿下此關,只是後來澶淵之盟,又將此關還給宋朝,只是約定不準在這裡修建堡壘。
而那邊身在上京打獵的遼主耶律洪基收到幽州的訊息,也是大為震怒,如果宋朝不給歲幣,就完全沒有交好的可能性。
這個道理宋人都知道。
打是肯定要打,這沒有任何懸念的。
就連遼國內部的親宋大臣,都認為該出兵,因為這是他們唯一拿得出的手段。
問題是怎麼打。
是直接國戰嗎?
經過遼國大臣的一番分析,以及根據探子傳來的訊息,他們都認為,宋朝國內是反對意見居多,全都是那小皇帝和大庭長搞的鬼,只要出兵,奪取瓦橋關,以武力施壓,宋朝皇帝必然會經受不住國內的壓力,選擇妥協。
到時再談判,那便可以獅子大開口。
但如果發動國戰,那宋朝也沒有退路,只能是打到底,宋朝內部的反戰派也起不到作用,遼國也不一定吃得消,關鍵他們遼國國內的局勢也是非常微妙,因為他們的太子在一年多前神奇病死。
最終,遼主也採納了他們的建議,命幽州守將領本部兩萬精騎兵進攻瓦橋關。
而宋朝在雄州也增兵至五萬。
遼國方面在西夏已經收到火器的訊息,但他們也知道火器的一個極大的弊端,就是雨天不好使,於是他們還特地等到一個陰雨天才發動進攻。
這日,下午時分,陰雨濛濛,雙方在瓦橋關前面那條拒馬河展開激戰。
劉昌祚先是派出雄州守兵前去迎敵,這雄州守兵雖然經過一番整頓,但他們是常年活在契丹人的陰影下,看到契丹人揮著大刀砍來,真是心驚膽裂,很快被殺得節節敗退。
遼國的先鋒軍真的是碾壓般的,直接就淌過拒馬河,這時候劉昌祚是親率兩萬生力軍,也就是皇家警察,前來支援。
這些皇家警察可都是年輕氣盛,也沒有跟遼人打過,這初生牛犢不怕虎,再加上統帥都親自上陣,憑藉人數優勢很快就擋住遼軍。
可這只是遼國的先鋒軍,後面的遼國主力一直在觀察,一看這宋人還是那個德行,一點都沒有變,而且自始至終,都沒有見到火器,雙方已經混戰在一起,火器也沒有作用。
眼看對方人馬越來越多,先鋒軍是雙拳難敵四手,於是遼軍是主力盡出,直接淌過拒馬河,前來支援。
可這人數剛剛過得三分之一,忽聞一陣破空之聲,這聲音他們可真是再熟悉不過,正是宋軍的床子弩,抬頭看去,但見那巨矛竟然是火花帶閃電衝他們而來。
咦?這床子弩怎麼還冒火花?
未等他們反映過來,就聽得一陣慘叫聲,不少遼軍士兵躲避不及,直接被射飛出去,旋即又響起一陣爆炸聲,霎時間,宋軍這邊的河岸是硝煙瀰漫,那戰馬受到驚嚇,不受控制的橫衝直撞,遼軍陣型登時大亂。
原來這也是經過改良的床子弩,上面捆綁著大量的火藥,雖然這殺傷力有限,但是爆炸聲使得他們的戰馬是驚慌失措。
說時遲,那時快,前方不遠處又傳來一陣劇烈的火炮聲,但見數十個黑蛋朝著他們飛來。
而此時遼兵陣營較為集中,且又比較慌亂,根本就顧不上,一個炮彈下來就能滾到一大片。
遼軍主力頓時是人仰馬翻。
這不是說這雨天火器用不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