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登陸倭國和鮮卑臣服(第2/4 頁)
財富的土地——石見銀礦。
當他們初臨此地,便發現這裡並非荒蕪之地。四處可見深淺不一的礦洞,洞口堆積著大量雜亂的礦渣,明顯能看出倭國人已在此開採多年。然而,他們的開採方式極為原始,僅僅依靠簡單的石鎬、木鏟,礦工們在狹窄的礦洞中艱難挖掘,效率極低。
爾青一聲令下,華夏國的工匠們立刻有條不紊地展開工作。巨大的鋼鐵支架被迅速搭建起來,用以支撐礦洞頂部,保障開採安全。蒸汽動力的挖礦器械被緩緩運來,這些龐然大物由精鐵鑄造而成,各個部件嚴絲合縫,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冰冷的光澤。工匠們熟練地安裝除錯,風箱被大力拉動,煤炭燃燒起來,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為器械提供動力。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器械啟動,煙囪中噴出滾滾濃煙,彷彿一頭甦醒的巨獸在吞吐著氣息。
倭國人從未見過如此神奇且恐怖的景象,他們瞪大了眼睛,臉上寫滿了驚恐與敬畏。起初,一些人還試圖靠近,想要一探究竟,可當那巨大的器械發出刺耳的運轉聲,他們嚇得連連後退。不知是誰率先跪了下來,緊接著,所有在場的倭國人都紛紛伏地,向著這些吐著煙霧的巨大機械虔誠地跪拜,口中唸唸有詞,似在祈求神明的寬恕與庇佑。
,!
在開採工作穩步推進之時,意外發生了。一隊礦工在挖掘一處新礦道時,突然挖出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當眾人小心翼翼地靠近檢視,一股令人作嘔的腐臭撲面而來,坑底竟是層層疊疊的白骨,有的已然破碎,有的還保持著扭曲的姿勢,彷彿在訴說著生前的痛苦。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在白骨之間,擺放著幾件刻有雷紋的青銅祭器。這些祭器造型古樸,雷紋線條詭異扭曲,彷彿蘊藏著某種神秘的力量。
負責監工的華夏將領眉頭緊皺,正要下令將這些東西妥善處理時,在場的倭人奴隸們看到青銅祭器後,突然集體癲狂起來。他們雙眼圓睜,眼神中充滿了瘋狂與恐懼,有的揮舞著手臂,發出尖銳的叫聲;有的則拼命用頭撞擊地面,鮮血直流也渾然不覺;還有的抱成一團,瑟瑟發抖。華夏國計程車兵們趕緊上前試圖控制局面,但倭人奴隸們似乎陷入了某種無法掙脫的癲狂狀態,完全失去了理智。
爾青聽聞訊息後,立刻趕來。他看著眼前混亂的場景,心中充滿了疑惑與警惕。透過翻譯,他詢問那些相對清醒的倭人奴隸,可他們只是驚恐地搖頭,不敢說出隻言片語。經過多方打聽,終於從一位曾參與過祭祀儀式的老倭人口中得知,原來石見銀礦在很久以前便是他們祭祀邪神的場所。這些青銅祭器被視為邪神的象徵,每到特定的日子,他們會將活人作為祭品投入坑中,以祈求銀礦的豐產和平安。而今天挖出這些祭器,在他們看來,是喚醒了邪神的憤怒,所以才會陷入癲狂。
爾青心中一陣惡寒,他深知,這種封建迷信的行為必須得到糾正,可也明白,想要改變這些倭國人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下令將青銅祭器妥善封存,同時安排士兵安撫那些癲狂的倭人奴隸,儘量減少恐慌的蔓延。
就在處理完這一系列詭異事件後不久,一位倭國老漁民找到了爾青。這位老漁民面板黝黑,滿臉皺紋,眼神中透著樸實與敬畏。他用夾雜著方言的語言,艱難地向爾青講述著一個關於這片海域的秘密。在距離海岸不遠處,有一條隱秘的海流,倭人世代稱之為“神之吐息”。傳說這條海流是神明撥出的氣息所化,順著它航行,能抵達遙遠而未知的地方。但由於海流附近暗礁密佈,且常有詭異的天氣變化,所以極少有人敢冒險靠近。
爾青聽後,心中一動。他立刻找來精通航海的將領和學者,與老漁民一同詳細探討這條海流的走向、特點以及可能的終點。經過數日的研究和分析,他們繪製出了初步的海流圖。爾青驚喜地發現,這條被倭人視為神秘之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