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2/2 頁)
數……,問是不是真的由時空試驗引起?宮沉泗在此再次宣告:時空試驗系小說虛構,但日本的這個地震事件,屬&ldo;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do;。
第一部 1929年 第十章 老上海懷舊
◆字數:4157◆
一百八十元月薪,與化工廠管事孫慶發相同,比黃查理二百八十元要少。廠裡工資最高的是一個月也難得到廠幾次的化工廠吳經理,有三百八十元。
與飯店的夥計比,財迷就是大款了。店員在第一年學徒時,包吃住,只發二元錢一個月,好的店發三到五元,以後慢慢加。學徒期要二到三年,出師後也只有二十多元一個月。
一元大洋的購買力約是人民幣二十元。一元可買米一斗(約十五斤)左右,洋布七角到一元一碼,國產布五角到八角一碼。(一碼是三英尺,或三十六英寸,相當於公制九十一公分。這時上海工廠裡也多半用英制,較少用公制的。)
雖然從購買力上看一百八十元大洋不過人民幣三千幾百元,但當時人們普遍收入低,所以好多人眼裡是一大筆錢了。
財迷要注意防盜了。
財迷之前已經買了一個可以上鎖的木箱放在小旅館的房間裡,用以放他的全部家當。但財迷還是準備把多下的一百多元錢放到銀行去,二十一世紀人的習慣嘛。另外財迷也準備到市中心去玩一下。以前因為沒啥錢,又要學習和寫給張學亮的信,所以一直沒到市中心去過。
一打聽,財迷才知道,現在上海的銀行很少。確切地說,銀行不少,但營業點少。當時上海有不少外國銀行不說,國內的除了四大銀行外,還有很多小銀行和錢莊:什麼浙江銀行(湖州人開的)、四明銀行(寧波人開的)……。但每一個銀行往往只有一個營業點,而且多半集中在江西路和寧波路一帶。所以,所有銀行營業點的數量加起來,還比不上另一時空一家銀行的營業點數量的幾分之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