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非不願也實不能也(第1/3 頁)
但道理是道理,感情是感情,喬太太終究是心疼小兒子,縱有千般萬般的正經理由也是捨不得的,“你年紀這麼小,我和你爹如何能放心你一個人,你還是給我在家裡安心念書的好,這些事情由我和你爹操心,縱使真要有人去,那還有你大哥、二哥呢,生意上的事他們可比你懂得多了。”
“哼哼……聽見沒,你娘也這麼說了,以後別再給我提這茬了,安心念你的書去。”喬英叡這會兒全不顧老爹說什麼只對著喬太太使勁:“娘,我小侄子、小侄女還那麼小呢,大哥哪能放下心去那老遠的瓊州留下大嫂一個人在家,再說二嫂更是不容易,這好幾年好不容易才懷上的第一胎兒,正大著肚子呢,這時候二哥如何能遠走。”
這話是說進了喬太太心坎裡,老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她固然是心疼小兒子,但對孫輩亦是疼愛非常,老大家的孩子好幾個了卻都還小,老二家的更是緊要關頭,嫁進來三年多了,如今才懷上第一胎,那個金貴就別提了,別說是老二這快當爹的緊張,就是她這做婆婆的都天天擔心,這不前幾日剛把親家母都請家來了。喬英叡還真是說對了,他大哥和二哥這會兒都不適合離開家裡。
喬英叡見他娘似有所動搖,再接再厲道:“我想去瓊州也不全是為著家中生意,也是為我自個兒的前程。娘,前些年我已經落榜了一次,淮揚多少才子,我亦不敢說我下次必能中的,但去瓊州考我卻是有自信的,雖說是取巧的路子,但也合乎律法,其他地方的人也多有這樣的。”
“你心急個什麼,還說你老子成天火急火燎,你自己呢?讀書就得耐得住性子,做文章哪有急於求成的,你現在還年輕不過一次不中又怕什麼,咱們家又不是供不起,你慢慢考便是了。”喬致德有心寬慰兒子幾句,語氣很有點溫柔,本來也是,人家鬍子一大把,孫子孫女一大堆才中舉的也多的是,他兒子如今連二十都沒到,著急什麼。
喬英叡難得露出嚴肅神情:“爹你這話不對,那位容駙馬您是親見過的,他多大,不過比兒子大兩歲,人家去年已高中探花,他同科的狀元傅慈也只比兒子大三歲而已。真算起來就是我明年運氣好能得中舉人,再加上上京趕考參加會試,就是一舉高中了也已經是三年過去了,兒子自小是有些個小聰明,於讀書上也比族中的兄弟們強上一些,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會試更是千人萬人過獨木橋,等到了那時候無論如何,兒子也算不得年輕了,若因著鄉試再蹉跎幾次,那就是白白耽誤了青春。”
“爹,娘,兒子知你們擔心捨不得我,兒子亦如是,只兒子也想給爹孃爭口氣,把這書讀出個名堂來的,如此才不負爹孃為我背上罵名苦心操持這一場。”
誰都知道讀書是條青雲路,但各中艱難也只有真正試過的人才知道。有傅慈、容臨涯這等年少登科,風光無限的,也有白髮秀才死在科考路上,一無所成的。喬家夫婦將兒子過繼於他人,都要讓他讀書,若他最後一事無成,不過是讓自己爹孃白白擔了大半輩子的罵名,喬英叡是有骨氣亦有抱負的,機關算盡為的也是自己和家族的前程。
他這一番話直把喬太太說的心酸掉了淚,喬致德亦是紅了眼眶,卻仍是放不下父親的威嚴仍舊板著臉說道:“行了,行了,快給我滾回去唸書,八字都還沒一撇呢,左右等見了二公主再說不遲。”他是欣慰於小兒子的懂事的,知道心疼父母了,兒子雖年輕但他這一番謀劃卻是老辣的,他明白兒子所說是如今最合適一條出路,他本是商賈,唯利是圖是天性,並不覺得兒子換個戶籍地鄉試有什麼可羞恥的,朝廷准許,人能做的,他們便也做的。
和父母說了一番心裡話,喬英叡很有點不好意思,聽他爹這話便嘟嘟囔囔地說:“這都什麼時辰了,我還回去做什麼,都要吃飯了,好歹讓我吃飽了再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