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後宮“三千”(第1/2 頁)
在大周皇子到了上學年紀就要和母親分開,公主倒是沒具體規定,但因為李擎淵住在皇帝的養心殿也就很少去後宮的。
大周王室嫡支子嗣凋零,先帝只有兩個兒子,除了德元帝之外也就一個吳王常年在封地,德元帝也沒幾個孩子,大概是為了顯示對女兒的看重,也叫公主們去上書房和皇子們一起學習。
李擎淵上輩子就苦讀,這輩子還是逃不過,實在鬱悶,而且比上輩子有過之而無不及,上書房只有初一十五放假,因為要去給太后請安。
這每個月唯二的兩天休息日李擎淵格外珍惜。
李擎淵和大皇子小時候住在養心殿的偏殿,大概在十歲的時候才被移出偏殿,要不是德元帝養孩子養出感情實在不捨得按理說六七歲就該移出去了。
他倆被搬到了東六所,東六所和養心殿之間只隔著一個東宮,它並非一個完整的宮殿,而是一大片佔地極廣、大大小小的宮室群落,也不是真的只有六間而是大型的宮室有六間,其他規模次之。
東六所是歷代皇子居所,與之相對的是西六所為公主居所,但從德元帝的爺爺開始皇室子嗣稀少,東六所一地都填不滿,西六所更是荒廢幾十年,早已住不得人。德元帝就和先帝一樣將皇子公主都安排到了環境位置更好東六所,只用一道小牆隔著,不過都是親兄弟姐妹也就隔個意思。
今日正是十五,大皇子李擇淵一大早就按照慣例來到了二公主的地盤——昭雲居,他到不就大公主亦是扶著侍女款款而來,相聚於此倒不是為了別的什麼,單純是因為雲陽居離後宮最近。
兩人都是一身青衣,但大皇子李擇淵的是滿繡暗紋的,走動間金絲浮動,主打一個低調的華麗風格,而大公主卻是真正的青衣素服只頭上一根玉簪挽著一頭青絲。
和貌美的兄長和張揚的妹妹相比,大公主仿若是隱形人,但細看就能發現她眉目柔和,氣質溫婉,她常年禮佛修道看人時彷彿都帶著慈和悲憫。
未等片刻二公主李擎淵就出來了,但還是招來大皇子一通埋怨:“叫你早點起,非就要多睡那麼一時半刻的,倒叫哥哥姐姐好等,我們倒也就算了,皇祖母那邊娘娘們等久了,怕就要多話了。”
李擎淵對兄長的教訓習以為常,翻個白眼,“皇兄好個囉嗦,我哪裡就晚了,再說她們閒著沒事一回比一回早,我們也不能天不亮就去請安吧,再說我們不過是去給皇祖母請安的,又不是給她們請安的,她們在不在又有什麼打緊,等不得自回去便罷了。”
大皇子拿起手邊的茶水豪氣地一飲而盡,冷哼:“這話不必對我說,等會兒你自去和娘娘們說就是。”
李擎淵站在門口正準備走人聽這話回首橫眉看他:“怎麼,當我不敢嗎?”
一旁的大公主拉住她,伸手扶正了妹妹頭上的玉簪,打量著她全身的裝束檢查著是否有錯處,她語氣輕柔對二人道:“好了好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顯得你話多,我叫上的蜜茶,喝一口潤潤喉。”大公主向來是他們兄妹倆之間的和事佬,兩人對她的話倒很是能聽進去,李擎淵乖乖坐下喝蜜水。大皇子剛雖然口上叫著著急,但這會兒也只看著大公主不緊不慢留人喝茶,大公主打量甚至叫人重新給二公主換了冠,大皇子也值得等著姐妹倆。
就像二公主說的,大皇子和大公主嘴上說著反對,但實際行事和二公主也差不離,根本不將後宮一干妃子當回事,等便等了。
兄妹三人到達慈恩宮,果不出大皇子所料,除了他們具已到齊,雖然德元帝並非好色之徒,也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但這會兒慈恩宮內也是各色美人,珠翠鳴環,華服織錦,堪稱滿堂春色。
閔太后年近六旬,但常於富貴鄉,精於保養,看上去不像是已經能當曾祖母的年紀,她穿著一身秋香色的宮裝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