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春日雅集,詩心飛揚(第1/2 頁)
元宵佳節的熱鬧氛圍還未完全消散,春日的氣息便已悄然瀰漫在長安的大街小巷。暖陽輕灑,微風拂面,街邊的柳樹抽出了嫩綠的新芽,桃花、杏花也競相綻放,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把整座城市裝點得如詩如畫。在這美好的時節裡,長安的文人雅士們又開始籌備一場別開生面的春日雅集。
李庚收到了雅集的邀請函,他深知這是一場匯聚眾多文人墨客的盛會,是交流思想、切磋詩詞的絕佳機會。李逸得知此事後,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纏著李庚一定要帶他一同前往。看著兒子渴望的眼神,李庚欣然應允。他知道,多參加這樣的活動,能讓李逸開闊眼界,在詩詞創作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雅集的日子終於到了。清晨,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灑在大地上,給世間萬物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李庚身著一襲月白色的長袍,袍上繡著精緻的竹紋,腰間繫著一條青色的絲帶,佩著一塊溫潤的玉佩,整個人顯得清雅脫俗,宛如一位從畫中走出的仙人。李逸則穿著一件淺藍色的錦袍,搭配著白色的中衣,領口和袖口處繡著簡單的圖案,顯得清新又利落。父子倆精神抖擻地踏上了前往雅集的路程。
雅集的地點選在了長安城外一處風景秀麗的山莊。山莊四周群山環繞,綠樹成蔭,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莊前潺潺流過,溪水叮咚作響,彷彿在演奏著一首美妙的樂曲。山莊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花草樹木生機勃勃,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
李庚和李逸剛走進山莊,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只見山莊的庭院中已經聚集了許多文人雅士,他們身著華美的服飾,或成群地交談,或獨自一人欣賞著周圍的景色。李白身著一襲白色的長袍,手中拿著一把摺扇,正與幾位文人談笑風生,他的笑聲爽朗而豪放,引得周圍的人頻頻側目。晁衡也在其中,他穿著一身融合了東瀛風格與大唐特色的服飾,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正專注地聆聽著一位老者講述詩詞創作的心得,時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
李庚帶著李逸走上前去,與眾人一一打招呼。李白看到他們,立刻迎了上來,笑著說道:“李大人,小逸兒,你們可算來了!今日這春日雅集,可不能少了你們父子倆。”李庚微笑著回應道:“李公子,許久不見,風采依舊啊!今日能與各位齊聚於此,實乃幸事。”晁衡也走了過來,向李庚和李逸行禮問好,他的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說道:“李大人,小逸兒,很高興再次見到你們。希望今日能在雅集中欣賞到你們的佳作。”
眾人寒暄一番後,雅集正式開始。首先是“曲水流觴”的環節。在庭院的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中,放置著許多精美的酒杯,酒杯順著水流緩緩飄動。文人們圍坐在小溪兩旁,當酒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要即興賦詩一首。若在規定時間內作不出詩,就要罰酒一杯。
隨著酒杯的流動,一位位文人站起身來,吟誦著自己的詩作。有的詩描繪了春日的美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生動地展現了春天萬物復甦的景象;有的詩抒發了對生活的感悟,“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表達了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還有的詩寄託了對友人的思念,“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貴。
李逸緊張地坐在李庚身邊,眼睛緊緊地盯著小溪中的酒杯,心中既期待又害怕。終於,一隻酒杯緩緩地停在了他的面前。李逸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他的雙手微微顫抖,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他清了清嗓子,大聲吟誦道:“春日山莊景色妍,繁花似錦映藍天。流觴曲水詩情起,雅士高談意韻綿。”眾人聽後,紛紛鼓掌稱讚。李白笑著說道:“小逸兒,進步不小啊!這首詩意境優美,用詞恰當,可見這段時間沒少下功夫。”李庚也欣慰地看著兒子,眼中滿是讚許。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