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四段話(第1/2 頁)
“什麼是術士?”
李牧看著自己手裡的竹筒皺了皺眉頭,有些遲疑也有些疑惑。
他最開始的時候沒有選擇和其他考生一樣,沿著林間的白石小路向前,而是自顧自的走下了石板路,走進了竹林裡。
竹林中的泥土並沒有想象中的泥濘,可能是因為竹林將絕大部分的雨水阻隔在外的原因。林間的土地呈現出一種灰黑色的顏色,看上去倒是沒有什麼腐敗的枝葉和雜物,乾淨整潔的很。
淡淡的灰白色霧氣瀰漫在林間,阻隔了望向遠處的視野。只有一條悠長曲折的小路橫穿過竹林,伸向遠處的迷霧中。
李牧在竹林裡閒逛了一會兒後,發現了林間幾座奇怪的灰黑色竹亭。
亭子建在石板路的拐角,在亭子中間會放置一些竹筒或是紙張,看上去像是留給考生來解答的試卷。
李牧起初只是想知道試卷上寫了些什麼,於是很隨意的選擇了一個竹亭,然後走了進去。
竹亭裡有一塊方方正正的石桌,石桌上只留了一塊黑色的竹筒,上面刻著這個竹亭裡的問題:
什麼是術士。
這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因為從最普通的角度來說,術士是人族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條修行本源道路。
體修是第一條,練氣士是第三條。
關於這三條人族最本源的修行道路,古書上有明確的分析和記載:
體修是人間最龐大的第一修行群體。
僅僅是在唐國,體修基本上是隨處可見。武館、兵營、甚至是大街上平常的百姓,都或多或少都有修行的痕跡。這歸根結底也是因為體修基本上沒什麼入門的門檻,大部分的富貴人家,都會花費金錢來培養自己家族的體修士,用於看家護院,自保傳承。
而煉氣士是人族第二大的修行群體。
練氣士在平民之中要相對稀少一些,不僅是因為煉氣士的基礎修行更需要法訣和天賦,更是因為煉氣士講究傳承和沉澱。
在基礎三境,煉氣士要比體修弱勢許多,他們所能用於戰鬥的手段也相對來說匱乏的很。
不過一旦正式踏入修行,煉氣士的優勢就會越來越明顯。
層出不窮的法訣和手段,以及煉器和丹藥的輔助,都使得煉氣士處於天然的優勢地位。像傳聞中的那樣,真正踏入修行後的煉氣士也的確是瞧不上體修的。甚至現實些說,許多的高階煉氣士都會花費精力和藥物來培養體修,作為自己的奴隸。
而術士,則通常不會出現於普通的學堂和書院。
這些人一般都是年少成名,聲名鵲起的天才。
棋道、音律、書法和畫技,這些普通人眼中的文道才運,其實都是識海修士的領域。
遠古傳聞中,專修於第三秘境的上古術士們,成立過一個龐大神秘的宗門——術神山。
術神山藏於雲霧外圍,分為五峰十院。
其中琴棋書畫,就正是五峰中四峰的名字,也是上古術士的四條修行分支。
……
主持竹林考核的四位大家,也是唐國最出名的幾個術師,所以才會出了個這麼奇怪的問題。
李牧的思緒有些飄散,看著手裡的竹亭沉默了好久,最終拿起一旁的毛筆,在上面寫下了自己的答案。
“術士,是一群腦子有問題的二逼。”
竹筒被隨意的丟在了石桌上,那個剛剛回答完問題的少年默默無言的打了個哈欠,然後轉身離開了這個竹亭。
李牧當然不覺得自己寫下的是正確的答案,但他也的確不是很在乎。
因為他不需要和其他考生一樣透過一座座的竹亭,答不上來就繞繞遠路,這吞噬神識的霧氣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要命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