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北宋穿越指南小說閱讀 > 第131章 【古代也有硬筆】

第131章 【古代也有硬筆】(第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打團請優先保護法師禁忌武夫咒啟靈淵我於幕後斬天道如果蠢貨穿越成警探雙生伴生獸靈霄逆世:從廢材到巔峰荒中游仙傳爆笑玄幻:我靠遭雷劈成神!藤俠歡迎來到獸魂世界幻想:領主之路青冥問道他從禁地來,揮袖寫長生我竟是聖主,我什麼也不缺了八荒御龍錄我穿越到修仙界搞科研靈途逆戰:狼少的修仙傳奇鬥魂戰記機關術之穿越異世

太陽毒辣,陳淵和薛道光沒去外邊,全都待在屋裡研究數學。

朱銘撿起桌上一隻竹筆,筆尾是封閉的竹節,筆尖為雙瓣合尖構造。除了沒有橡膠吸管,這支竹筆的結構功能,與現代鋼筆一模一樣。

“朱院長,你弄出來的?”朱銘覺得很有用,自己也想搞一支。

“老陳和老薛自己做的,”朱國祥又揀出兩支硬筆,說道,“這是葦管筆,跟竹管筆的構造一樣。這是木筆,無法儲存墨水,需要一邊蘸墨一邊寫。他們的硬筆書法都不錯,肯定早就練習過。”

朱銘感覺自己被重新整理三觀:“也就是說,至少在宋代,就已經有鋼筆雛形了?”

何止是宋代,這玩意兒至少能追溯到唐代,甚至漢代都有可能出現了。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就鑑別出2萬多頁的硬筆書法寫本。各大遺址的硬筆,也不止出土一支兩支,分為竹管筆、葦管筆、木筆、骨筆等多種型別。

朱國祥說:“他們在學習數學和物理時,嫌毛筆畫圖太麻煩,就自制了一堆硬筆。後來乾脆不用毛筆了,就連寫文章都用硬筆。其中葦管筆數量最多,製作方便,消耗也快,老陳已經寫禿了十多支。”

“這兩人現在學到哪裡了?”朱銘問道。

朱國祥說:“我不曉得21世紀的教材怎麼編的,按我那個時候的教材,陳淵已經把初中數學、物理學完,薛道光可能是初中一二年級的水平。當然,電學這些沒教。”

“牛逼!”朱銘讚道。

朱國祥問:“什麼時候走?”

朱銘道:“九月底,去洋州跟他們匯合,我估計九月二十號就要下山。”

“那快點訓練村兵吧。”朱國祥說。

朱銘道:“已經安排了,明天就開始練。”

朱銘拿著那支竹筒筆做模板,抄起小刀去屋子後面,那裡堆放著用剩下的制筆材料。

選了一根香菸粗細的竹管,然後慢慢削筆尖,還把筆尖破為兩瓣,經典的鋼筆筆尖結構。再慢慢磨筆尖,磨得光滑了便搞定。

“這個筆怎麼加墨?”朱銘跑去問陳淵。

陳淵說:“有小勺。”

朱銘用小勺舀墨水,一點一點倒入筆管,挺費勁的,還不時要抖幾下,沒有橡膠吸管方便。

裝完墨水,還塞了筆舌。

朱銘問道:“陳先生經常用竹筆嗎?”

陳淵說道:“文吏經常用,硬筆寫著更快,和尚道士也用於抄經。”

“先生可知,這竹筆有什麼道理?”朱銘隨時隨地傳播物理。

陳淵卻說:“充入墨水,抖掉裡面的空氣,筆管內的氣壓就小於外面的氣壓。再加上墨水錶面的張力,筆尖朝下時,就不會大量流出墨水。寫字時,筆尖、筆舌透過毛細現象,可以持續吸收墨水。如果因氣壓、震動、重力,打破了筆管內的平衡力,筆舌便如堰壩將多餘墨水攔住。”

好嘛,朱院長已經傳授了氣壓知識。

陳淵感慨道:“萬物皆有其理,這竹管筆亦然。元璋兄學究天人,無論拿著什麼東西問他,他都能鞭辟入裡的解答。”

朱銘說:“晚生九月底出門,前往東京趕考,先生是留在村裡,還是一起過去?傳播道用之學,總不能一直留在山上。”

陳淵想了想:“一起去吧。洋州太小,東京才是傳道之地。”

如果是傳統的儒家學派,隨便挑個村落結起草廬,就能吸引讀書人過來求學。

但他們的主張是“百姓日用即為道”,初創時受眾為中下層士子和市民,這就必須前往大城市講學。

開封,無疑是最大的城市!

薛道光終於畫好一條輔助線,抬頭說:“貧道也去東京。”

目錄
魔教小子戲大俠萬曆十八年瞳撩緣農門醫女九命一喵頂流暗戀影帝的日常[重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