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入職,產品上市。(第2/2 頁)
第二天兩人聯絡曹莽表示願意加入麒麟電子,不過原公司那邊需要交接後才能上崗。
距離過年還有兩個月,工廠這邊給工人這邊暫時停工,停工期間只發放基礎工資。
曹莽也是沒有辦法了,貸款來的資金花得差不多花完了,剩下部分資金用來支付利息。
別看幾千萬很多,一套845晶片成本接近450塊,換成晶片並沒有多少,而且這些晶片也已經做成成品主機板。
麒麟主機板也周開和林東澤運作下悄然上市,兩人一南一北各自負責各自區域。45晶片主機板,華碩賣價1399,技嘉賣1299,微星也是賣1299,麒麟主機板只賣1199。
曹莽並不打算給自己的產品定價太低,所謂是降價容易漲價難,一旦降下來要在漲回去就太難了。
給到分銷商的成本是800塊,比臺商產品多了兩百塊利潤,當然這是不包含郵的價格。
經過核算每塊845晶片主機板總成本560塊。
主要原因還是爆滿要求太高了,電容必須要用松下固態電容,pcb板必須要三層的加厚板,貼片電容必須要日立的,一下子成本高了60塊。
為什麼不用國產電容?
不是他不想用,這個年代國產貨真的不行,寬容度實在是太差了。
打個比方吧,比如cpu周圍的電容電壓一般是63v的,可是當電源辣雞提供電壓不穩定的時候,國產電容身嬌肉貴電壓稍微提升那麼一點點就炸了,甚至還有可能導致cpu燒壞?
可是進口電容卻不一樣,哪怕電壓忽然產生到7v也不會出現爆漿情況。
周開和林東澤兩人手上渠道極其給力,不到一週的時間就把二十萬塊主機板放了出去。
苦逼的是貨是出去了卻沒有收回來一分錢。
這個行業早期就是這樣,一般都有個三天到一週賬期時間,更何況麒麟這個品牌目前還不出名。
兩人只能求爺爺告奶奶的讓渠道商先賣了結賬,最終對方表示運費你們出,我們就先試試看賣不賣得動。
這也就是為什麼麒麟電子廠暫時停工的原因,資金根本流轉不過來。
這段時間裡曹莽也沒閒著,開始組建一個遊戲開發團隊,實體虛擬兩條腿同事走,沒辦法遊戲來錢實在來得太快了。
看看成皿大靠著傳奇這兩年已經賺得盆滿缽滿,還有小馬哥現在已經開始涉足遊戲行業,企鵝盈利能力開始劇增。
要說曹莽不眼紅那是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