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論如何在80年代過五一(bushi)(第1/4 頁)
時光如水一樣淌過,方姚氏一晃神,啊?我居然已經在1983年過“五一”了嗎?
回顧自己毫無徵兆以母親方姚氏的身份魂歸故里,出現在1983年的第一天,......呃,剛好與桂枝月經來潮第一天重合。
我果然不是什麼琴棋書畫詩酒花的優雅女人。
反正暮春時節來的,到現在,啥都趕上了:是趕上了桂花說親,趕上了春耕開荒,又趕上了搶回方娟,還有家庭包乾,還有蠶場合建。
這埋頭一忙,抬頭就是“五一”。
可惜,這會兒的“五一”對那些城裡人來說也僅僅只放假一天,對日常忙碌農活兒的村裡人來說,放不放假的根本沒什麼人關注。在農村,根本就沒有過五一不過五一,勞動節不勞動節的觀念,只要你願意,天天都可以是勞動節。
所有人都知道五月份正是夏季搶種搶收,俗稱“雙搶”的農忙時節。
“搶收”搶的是頭一年十月十一月時候種下,這時候已經麥粒飽滿的成熟小麥,遲了就會被夏季頻繁的雷陣雨以及伴隨的大風砸倒撲地,不好收割;
“搶種”搶的是春耕正當時的早季水稻,以及其他諸如花生紅薯高粱,玉米甘蔗芝麻,油菜黃豆黃瓜,絲瓜苦瓜豇(音:jiang一聲)豆,茄子豌豆上海青,矮腳白紫菜薹紅(綠)莧菜,瓠子南瓜冬瓜等等其他搭配用或備用的澱粉糖分油料蔬果等口糧。
每年這個時候,連各大小學校都會直接放“農忙假”,讓學生們回家幫忙。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很好,又趕上了“農忙”。
我,天選勞碌人。
而且“五一”之後睡午覺,“十一”之後曬冬被。
“五一”一到,涼蓆蒲扇花露水,拖鞋燻艾綠豆湯,就得準備起來了。
另外,屋裡的環境也要儘量時刻保持清爽潔淨乾燥,腳盆臉盆粥盆盆盆擦乾,水桶尿桶糞桶桶桶倒淨,屋後的桔子樹屋前的池上草,雨天的排水溝晴天曬衣服掛的竹竿等,也都要徹徹底底清理一遍。連廚房裝井水的粗陶大缸也得舀幹了水,撒一層石灰粉末,再用乾的絲瓜瓤搓洗一遍,然後用乾淨的井水沖刷3遍,才能重新灌入新的井水,並保持三天用光,再挑新的井水回家來吃。
兩手撓了撓臉頰,又單手抹了一把臉,方姚氏有點兒煩惱的輕輕翻了個身,假裝自己沒醒,臉朝外又側躺下了。別人一睜眼思考什麼我不太清楚,反正我一睜眼腦子就給我拉了個清單,上面寫滿了接下來我要乾的活計。
唉——要不我還是現在就起來?到底誰說的“早睡早起身體好”?這一聽就是個農村出身的人說的,很明顯,他受過早起的苦,所以他讓別人也別睡!
“你就起啦!”桂花有點兒意外。
“嗯,起了,你不也起了......”方姚氏迷迷瞪瞪地晃過來,沒留意就撞了腳,“嘶——我腳趾!誰把椅子放這兒的!”
“媽......那個,是我,”背後傳來方娟乖乖自首的聲音,“我昨天扶椅子走完圈,太累了就直接回屋睡了,忘了把椅子挪回桌子那兒去了......”
“......”這我還能說什麼,孕婦最大,還是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衝方娟擺擺手,方姚氏自顧另找椅子坐下,立馬把腳藏到桌子底下,假裝腳已經不疼了。嘶——啊——還是很疼啊啊啊啊啊!沒事兒,我能忍,真的。
“今天我們吃的是:”自從實行了家庭包乾,蠶場也建得差不多了,方家量入為出的尺子悄無聲息地鬆動了不少,餐桌上的飯食也就越來越好,惠民立馬就抓住了這時候當“顯眼包”的機會,天天給大家報菜名:“醃豇豆肉沫餡兒的麥子粑~~、醃白菜絲兒炒雞蛋~~、野薺菜炒豬肉......絲兒,吶,這些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