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版《道德經》第41章到第五十章白話文(第1/2 頁)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聞道,堇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白話文:上士聽了道,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為道了。所以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闇昧,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山谷,最潔白的東西好像含有汙垢,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樸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方正的東西沒有稜角,最大的器物最後完成,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只有道,善於開始並且善於完成一切。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白話文: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中形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強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開端。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白話文: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中穿行馳騁。無形的力量能進入沒有間隙的東西之中。我因此知道了“無為”是有好處的。不用言語的教導,“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原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白話文:名聲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生命和財貨相比哪一樣更為貴重?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辯如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白話文: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疾動可以禦寒,安靜可以耐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帛書版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白話文:天下有道的時候,戰馬都用來耕地。天下無道的時候,懷孕的母馬也要在戰場上生下小馬駒。最大的罪過就是放縱慾望,最大的禍患就是不知滿足,最大的災難就是貪得無厭。所以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