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贊秘密星球(第2/5 頁)
的宇航員靈機一動,開始用手指在地上比劃著一些簡單的數學運算,比如1+1=2 等。神奇的是,星球生物們似乎理解了,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類似“2”的發光形狀。宇航員們興奮不已,接著又展示了一些更復雜的運算和圖形變換。
而星球生物們也開始了“回應”,它們在空中組成了一些非常複雜且有規律的發光圖案,這些圖案似乎包含著這個星球的一些資訊,比如山川河流的分佈(如果它們有類似概念的話),或者是它們種族的一些生活習性等。宇航員們如痴如醉地觀察著、記錄著。
為了表達感謝和友好,宇航員們從飛船中拿出了一些地球上的音樂播放出來,這些音樂節奏或舒緩或激昂。星球生物們的光芒也隨著音樂的節奏而跳動著,彷彿它們在“感受”音樂的情感。接著星球生物們也發出了一種獨特的“聲波”(一種能量波動),宇航員們透過儀器的轉換聽到了類似風聲、水流聲、甚至還有類似某種生物鳴叫的聲音組合在一起的奇妙聲音,這也許是它們的“音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在交流中,宇航員們得知這個星球上似乎存在著一種週期性的“能量風暴”(透過生物的發光圖案和波動示意理解),會對整個星球的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而星球生物們似乎是在藉助太陽號的到來尋找應對的辦法。宇航員們決定幫助它們,一起在這個星球上尋找可以躲避或者削弱能量風暴的地方,以及共同研究如何利用飛船上的一些技術和材料來為星球生物構建一個臨時的“庇護所”。在這個過程中,宇航員與星球生物之間的聯絡更加緊密,他們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順暢和深入,共同開啟了一段跨越星際和物種的奇妙合作之旅。
太陽系有多少星系
太陽系中主要有八顆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此外,太陽系還包括眾多的衛星、小行星、彗星等天體。
所以,嚴格來說,太陽系並不是由“星系”組成的,而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
太陽系中除了八顆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如冥王星、鬩神星等;以及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等小天體。
此外,太陽系還存在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等區域,那裡分佈著大量的小天體。
三、關於冥王星的一些相關資訊:
發現歷程:
1930年2月18日,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而發現。
命名:
其以羅馬神話中冥界之神pto(普魯託,對應希臘神話中的哈迪斯hades)命名。在日本最初使用音譯“プルートー” ,後來東亞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採用意譯的“冥王星”等類似名稱。
天體分類及地位變化:
曾經一直被認為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但在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
軌道特性:
冥王星的軌道是橢圓形且傾斜的,繞太陽一週大約需要248年。
1979 - 1999年期間比海王星距離太陽更近,但由於軌道特殊,和海王星軌道存在穩定軌道共振所以不會相撞。
軌道傾角1716 °,像天王星和金星一樣,冥王星也表現出逆行自轉(從東向西旋轉),由於其旋轉軸相對於其繞太陽軌道的傾斜角度為 57°,它幾乎是側向旋轉,因此它的季節變化極大。
物理特性:
大小:直徑2300千米左右(小於月球)。
質量:質量為1290x1022千克 (約0006個地球質量)。
密度:平均密度20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