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他近一米八的個子在現在算是比較高的,而自小喝牛奶、吃牛羊肉、天天鍛鍊讓曾華有了一副讓流民們非常羨慕嫉妒的魁梧健壯的身材,而身體血管裡流著的數不清的預苗和維生素abcdefj…讓他在這個古代環境裡簡直就是百毒不侵,自然紅潤的很。在他十歲時,由於身高手長,加上從小&ldo;兇勇好鬥&rdo;(這跟射箭有關係嗎?),居然被下來選拔預備運動員的建設兵團射箭隊教練給看上了,直接拉進了伊犁體工大隊射箭隊。幾年下來,陸續在全區、全兵團運動會、全國農民運動會和全國青少年射箭比賽等大大小小的比賽裡拿了一些銀牌、銅牌,露了不少小臉,直到考上按照母親意願填報的、離外婆家比較近的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製造系才停止這項看上去沒有多大前途的&ldo;副業&rdo;。
想到這裡,曾華不由長嘆了一口氣,也許老天爺早就計劃好了要把自己&ldo;偷渡&rdo;回這個五胡亂華,華夏大悲劇的時代。或許連老天爺都不忍心看自己一手導演的這一幕慘烈的&ldo;中華民族大融和&rdo;,想找個機會舞弊一下,改寫一段華夏歷史。但是自己真的能改變這個時代嗎?
&ldo;敘平兄!&rdo;曾華聞聲轉過來一看,原來是走過來的張壽和甘芮,在拱手作禮後,開口說話的是年長一點的張壽。
曾華不由笑了笑了,自己比他們兩人都要小,可這兩人非哭著喊著要叫自己&ldo;世兄&rdo;,後來自己給自己取了一個敘平的字,他們就改口叫自己&ldo;敘平兄&rdo;了。
張壽顯得魁梧高大一些,但是比自己還是要矮半個頭,國字臉,濃眉大眼。而甘芮就顯得清瘦許多,個子更矮小一點。兩人都是世家子弟,雖然流落隱居北地,但是學識卻一點都沒有落下。
當時張、甘兩人被曾華的學識和談吐所折服時(主要是被忽悠的),對這位衣裝怪異的同齡人產生了好奇(曾華的衣服雖然怪,但是比中原遍地衣不遮體的流民要好多了,而且看上去頗有點晉朝名士放浪不羈、與眾不同的風範),當下小心翼翼的詢問起曾華的家世。在當時的九品中正制下,知識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的,從曾華所表現出來的才識中看出來(幸好只是靠嘴巴忽悠,沒有條件落筆寫東西,要不然我們的曾華同志馬上就原形畢露了),他應該出自名門世家。但是在張、甘二人的記憶中,魯郡曾家、天水郡曾家和廬陵郡曾家(這幾個地方都是曾姓的郡望)好像都沒曾華這號人物呀。
這不是在查老子的戶口嗎?我的戶口現在還在新疆建設兵團伊犁第六農墾師師部。我家祖上三代都是hn的貧農,爺爺奶奶後來都參加了革命,漢族,一個少將軍銜,一個少校軍銜;父親、母親也是漢族,祖籍……,你叫我怎麼說呀?
在張、甘的追問下,曾華只能含含糊糊地說自己是漢御史大夫曾玉後裔,祖輩曾世代鎮守西域涼州,後來晉室蒙難,就跟中原斷了訊息,一直借居西域。最後因為家族在西域當地是中原的&ldo;少數民族&rdo;,累受動亂牽連,家長和族人紛紛去世,最後只遺留了十幾個族中後輩,奉先人之命在&ldo;嫡傳家主&rdo;曾華的帶領下回中原,誰知路上歷經磨難,只剩下自己一人了,而且祖輩的事情以前斷斷續續幾十年,加上動盪不安,傳下來也不是很清楚了。
張、甘兩人卻立即就猜出了曾華的家世,先祖是漢御史大夫曾玉一脈,是曾氏旁支扶風郡(今陝西省興平東南)望族世家,家族先人歷任漢司隸校尉、涼州刺史、武威郡太守、北地太郡太守和涼州刺史領護戌己校尉等職,而曾華家世在朝廷記載中最後一次露面是世祖武皇帝永康九年,涼州刺史領護戌己校尉曾年獻西域胡酋四人,而這位曾年就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