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及笄了就娶回來(第1/2 頁)
再一個,夢姐兒那丫頭小時候他看著就不錯。人說三歲看老,雖然也不絕對,但年幼的夢姐兒那份聰慧和穩重確實讓人驚豔。據說,現在也是那個丫頭撐著那個家。拋開家世不說,他覺得夢姐兒比那些名門望族的嫡女還強些。 正月中旬,陳明朗收到了老家來的信,開啟一看,居然又是罵他背信棄義的。他這才知道,吳氏去年竟然揹著他悄悄讓人去沈家退親,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引得沈維安直接找去了江陽,擺出一副要退親也是沈家主動退親的樣子來,讓兩位老人家深感愧疚幾乎無顏見人。因此,這就寫信來罵他了。 陳明朗很冤枉,回房後自然要將吳氏和兒子叫來罵一頓。 吳氏想著也是個機會,便將去沈家的幾個家人叫來,讓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地告訴陳明朗。言外之意不言而喻:這就是你給兒子選的好媳婦兒!聽聽那粗鄙的樣子! 當陳明朗聽吳六家的說起夢姐兒的動作神情以及說過的話,他就知道,那丫頭只怕是真的想退親。想到這裡,他不得不對這個少女的膽魄再高看一分。因為這些年他沒怎麼來往,她就能無視陳家的家世,不惜以自汙的方式毅然退親,這份果決和自信放在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身上,不簡單吶! 陳之硯見父親皺眉沉思,以為退親有門,忙道:“爹,您也聽到了,這樣一個粗俗無禮的村姑如何配得上兒子?這真要娶進門來了,人家不但笑話兒子,不也笑話您、笑話我們整個陳家?” 陳明朗眼睛一瞪,面色一沉:“你平日裡總是自以為聰明天下第一,不過整天吟詩作對風花雪月的,有甚作用?若要比大智慧,我看你未必及得上那丫頭五分。能娶到她,是你的福氣!” “就那個村姑?還大智慧?爹您就算要哄我娶那個村姑,也不用編這樣的瞎話。您不就是不肯承認自己看錯了人嗎?卻要害得兒子受一輩子苦不成?”陳之硯壓根兒不相信父親的話。說他聰明不及那丫頭五分?這簡直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吳氏擔心丈夫生氣,卻不料這一次陳明朗竟然沒有生氣,反而道:“等把人娶回來,你就知道了。你年紀也不小了,也該正正經經做點學問,不要整日裡跟著那些人辦什麼文會詩會的,這些上了場全都沒用。”而後,他又側頭對吳氏道,“我們兩家離得遠,往來一次不方便,這婚事得早早地張羅起來才行。今年夢姐兒都快要十三了,要不明年就娶回來好了!” 吳氏一聽,忙勸阻道:“老爺,這也太急了點吧?十四歲,還沒及笄呢!只怕沈家弟妹也捨不得。要不我們今年先把謙哥兒的婚事辦了,明年再籌備硯哥兒的婚事。等後年那丫頭及笄了,再娶回來不遲。” 陳明朗覺得妻子說得也有理。既然那丫頭是個聰明的,只怕要等安哥兒鄉試過後才肯嫁過來,這樣她的身份也好聽些,便點頭道:“你心中有數就好。以後切莫怠慢了人家,派過去的人一定要選恭順有禮的,那等奴大欺主的奴才全都給我發賣出去!”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祈豐十八年。 這一年,沈夢十四歲,沈維安十七歲,他和表哥雲仲濟、堂姐夫王默謙以及遠在永昌府的未來妹夫陳之硯都要參加今年的鄉試。 去年初,湖州知府李明生調入京城,如今在戶部任職。去年四月,堂兄沈維陽就帶著家小去了京城,據說現在國子監讀書。 這兩年,沈夢一家除了清明回老家祭奠,基本上沒有回去過。每次回去,也只給三叔三嬸那邊送些禮過去,雲晚娘連那邊的門都不想登。倒是小姑姑那裡,他們每次回去都要去拜訪一下,感謝這些年趙家對他們家的關心和幫助。 這兩年陳家倒是不時有人來,來往比前面幾年都密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兩家就開始商議沈夢的婚事。 考慮到沈維安和陳之硯都要參加今年的鄉試,雙方協商,將他們的婚事定在明年三月。明年二月,沈夢及笄,三月正好出嫁。沈夢悄悄找了陳家的婆子傳話,說迎親的時候必須讓新郎親迎,不然她拒絕出嫁。 親迎本是六禮之一,但遇到兩家距離遠的,很多時候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