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 頁)
他聽得出這兩人都沒在說人話,心裡替他們覺得累,又懶得深究。
就事論事,韓銘逸說得沒錯,再過一過戲總沒有壞處。
尤其是跟韓銘逸搭戲。
韓銘逸立刻開啟劇本,舉手投足間都暗示簡星可以滾蛋了。簡星也起身,邁出一步,突然回頭,朝昭陽伸手,「前輩,你劇本可以借我看看麼?我的忘帶了。」
韓銘逸:「……」
放他的狗屁,韓銘逸不久前還看到簡星拿著劇本呢。
「啊?」昭陽沒多想,把自己的劇本遞給了他。能幫上簡星一點小忙,他心裡的欠債感就減輕一分。
簡星接過,晃著劇本朝兩人揮了揮作為短暫的道別,「謝了——反正前輩本來也不需要劇本吧。」
說完轉身離開,留給他們一個瀟灑的背影。
昭陽空著手,面對拿著劇本的韓銘逸,見他臉色陰沉,這才回味過來簡星的意思。
昭陽確實不需要劇本,他幾乎從入行接第一部 劇時起就這樣,先不說演技如何,至少準備功夫一定做到萬全,只要他到了片場,就要保證能脫稿過戲。
他可以這樣,很多人卻不行,比如韓銘逸。韓銘逸在演戲方面跟昭陽是兩個極端,不到最後一刻,他斷不會把臺詞背好,就是臨上場時對戲,也離不開劇本。
韓銘逸不是個例,相反昭陽這樣的才叫獨樹一幟。當年,韓銘逸看昭陽不順眼有很多原因,這是其中一個。
久而久之地,昭陽漸漸意識到了何為鋒芒太露。
在這一行,資料就是實力的體現。有多少主演劇,有多少拿得出手的角色,有多高的人氣,有多大的商業價值,只有在這些條件都對等的前提下,鋒芒的比拼才有意義。
昭陽年輕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只知道盡最大努力表現自己,把熱愛的事情做到滿分,甚至突破滿分。他的這種天賦與熱忱,讓他第一部 劇就火了,在那時,鋒芒畢露是件好事。
可一旦處境變了,規則也就跟著變了。
最簡單不過的道理——連主演都沒能脫稿,他卻早早脫稿了,顯擺給誰看呢?若是主演努力又才華橫溢,那是可以漫天通告吹一波的事,可一個要什麼沒什麼的路人甲如此出挑……那不是搶戲麼?
不是才華撐不起野心,而是有些環境容不下沒有外殼保護的才華。
男孩漸漸長大成男人,昭陽一點點學會瞭如何和光同塵,如何把自己揉進世俗裡,在異類的軀殼下努力戴上與大多數人同款的面具。
沒關係,只要他最終呈現的作品夠好,其他小事都可以退讓。
不料,今天簡星猝不及防地抽走了他那塊安全的面具。
昭陽兩手空空,倒背如流,韓銘逸臺詞還沒昭陽多,卻抓著劇本不離手,就這樣臺詞還念得不如昭陽順暢。
這刺眼的對比讓韓銘逸很尷尬。
第20章
韓銘逸正獨自尷尬,張副導過來叫人,先過走位,沒問題就開拍。
目前的劇情裡,昭陽和簡星各自統率的兩支起義軍正處合作關係,同仇敵愾,一致對付朝廷軍。
韓銘逸是昭陽旗下的人,昭陽理論上是韓銘逸的頂頭上司,但兩人的關係不是絕對的駕馭與服從。韓銘逸的家族在昭陽無家可歸時給了他蔭蔽,他們闖進亂世、白手起家時,也是靠著韓銘逸家族的財富和聲望起步。因此,比起屬下,韓銘逸更像昭陽幕後的扶持者。
他們的關係混雜了許多微妙的東西,但恐怕唯獨沒把對方當過朋友。
韓銘逸的角色氣質與昭陽很接近,都是波詭雲譎、滿腹謀思之人,骨子裡兩人各有各的陰狠。故事的前半,韓銘逸的目標只有一個——協助昭陽登上江山之巔,建立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