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登船(第1/2 頁)
一聲高呼,打破了寧靜。
“臣黃蜚,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黃蜚跪地行禮,那洪亮的嗓音中帶著難以抑制的驚喜,仿若洪鐘在空氣中迴盪。
此前,馮元颺依著崇禎的旨意,並未將其身份公之於眾。此刻被李來亨揭開真相,眾人知曉崇禎帝就在隊伍裡,那份驚喜如同洶湧的潮水,瞬間席捲而來。黃蜚自然也不例外。
黃蜚,現任提督關遼通津淮海江鎮水師便宜行事的水師總兵,官至都督同知。如今他麾下的水師,是明朝所留存無幾的水軍力量,於崇禎而言,無疑是珍貴無比的軍事倚仗。
崇禎快步上前,雙手扶起黃蜚,眼中滿是驚喜與欣慰之色:“文麓,快快請起!此次多虧你及時趕到,否則朕恐深陷危境。”
黃蜚起身,微微垂首道:“陛下言重了。實乃機緣巧合,臣在海邊等候,心中焦急萬分,忐忑難安,便想著前來迎候,未料正逢愷章帶人前來求援,故而能及時趕到。”
出身草莽的黃蜚,性子憨直,說話直來直去,毫不掩飾內心所想。他的話語質樸平實,卻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那份踏實與忠誠。
黃蜚的舅父——東江鎮總兵黃龍與馮元颺交情深厚。而黃蜚能從一個小兵卒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馮元颺在其中助力頗多。此次他受馮元颺暗中相邀,原本是為迎接崇禎帝南下。只是後來馮愷章進京,連崇禎的面都未能見到,迎駕南下一事便暫且擱置。
北上無功,黃蜚本要返程,馮元颺心灰意冷之下準備隨黃蜚回返老家,本來是約好今日起程,可黃蜚左等右等不見人來,心中焦急難耐,便率領本部騎兵前來相迎,沒想到竟意外立下救駕之功。
此刻崇禎心情愉悅,他緊緊拉著黃蜚的雙手,上上下下仔細端詳。
黃蜚身材不算高大,卻極為壯實,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鐵塔。因常年在海上闖蕩,歲月如刻刀,在他臉龐刻下深深溝壑,海風將他的面板吹拂得黝黑髮亮,彷彿那是大海饋贈的獨特勳章。臉上那濃密的鬍鬚,好似一片繁茂的草叢。粗重的眼眉下,是一雙雖細小卻光芒四射的眼睛,眼神中透著堅定不移的忠誠。他的雙手寬大且粗糙,手指上佈滿老繭與疤痕,那是長久握刀掌舵留下的印記。
在崇禎眼中,黃蜚恰似後世電視劇裡的李逵,渾身散發著豪邁粗獷之氣。
崇禎帝拍了拍黃蜚的肩膀,感慨萬千的說道:“此乃上天之意啊,讓我得遇文麓......此次南下,朕的身家性命可就託付於你了......”
黃蜚躬身施禮,堅定的說道:“陛下請放心,臣必當竭盡全力,以死護衛陛下週全!”
“我與黃總兵算是世交,他的舅舅東江鎮總兵黃龍生前與我是莫逆之交。”一旁的馮元颺說道,眼神中流露出對往昔的追憶與感慨,“黃總兵如今是提督關遼通津淮海江鎮水師總兵,此次我提前將他請來,本是想助陛下沿海路撤往南京,雖然之前愷章進京未能面見陛下,但如今終究還是派上了用場。”
“冥冥之中,卻是天意......”崇禎微微點頭,心中若有所思。
“陛下,此處並非安全之地,不如我們邊走邊說?”李若璉在一旁輕聲提醒。
如今雖說危機已解,但剛才李來亨的突然到來,仍讓他心有餘悸,就怕再出什麼意外。此時,唯有儘快離開此地才最為穩妥。
為防再有意外發生,小小的隊伍兵分兩路,馮元颺和黃蜚小心翼翼地護著崇禎先行一步,馮府的家眷則是在後面緩緩前行。
此處距離海邊船隊不過二十餘里,崇禎等人縱馬疾馳,不過盞茶功夫,便抵達海邊一處簡易港口,黃蜚的水師船隊正在此處駐泊,這個港口雖略顯簡陋,此時卻是讓人有一種安心之感。
此次馮元颺請黃蜚前來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