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需要關懷需要愛(第1/2 頁)
諸葛亮卻是另一番感受,他從一開始就不贊成劉備伐吳,原因很簡單,實力不夠。
當今天下曹魏才是老大,而且實力比漢吳兩國強出太多,漢吳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住曹魏的進攻勉強自保,內訌的話只會被曹魏漁翁得利,逐個擊破。
前線捷報傳回成都之後,諸葛亮非但沒有與其他人一起狂歡,反而更加憂慮。
因為他知道,曹魏絕不可能任由蜀漢滅吳,關鍵時刻肯定會介入,屆時蜀漢就要面對魏吳兩國的聯合圍攻了。
可惜當時劉備被仇恨衝昏頭腦,執意伐吳,誰勸都不聽。
但現在,劉備竟然準備虛晃一槍主動退兵,同時北伐奪取隴西關中,這個計謀比他直接北伐的提議高明的多,成功的希望也大的多。
再退一步講,就算北伐失利,他也可以藉此機會重建劉孫聯盟,共抗曹魏。
重建聯盟的機會同樣很大,首先孫權捱了頓毒打,態度肯定會更加謙卑,在聯盟中讓出更多利益。
其次劉備人也揍了氣也出了,對東吳的仇恨沒那麼強烈了,只要利益到位,相信劉備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此兩點足以讓蜀漢轉危為安,說力挽狂瀾也不為過,更重要的是,獻策之人竟然能讓劉備聽他的,簡直是法孝直在世啊。
看著關興忐忑的模樣,諸葛亮忍不住輕笑出聲,說道:“沒問題,這條計策出現的太及時了,這個訊息目前還有誰知道?”
聲東擊西最重要的就是保密,若洩露出去讓曹魏知道了還玩個屁。
關興說道:“前線的幾位大將都知道,另外我經過江州時告訴了子龍叔,請子龍叔提前構築江州防線,萬一魏軍攻打江州,咱們也好有個準備不是。”
趙雲反對伐吳與劉備意見相左,被劉備扔在江州駐防。
諸葛亮揮著羽扇笑道:“如此最好,現在可以告訴我計策是誰獻的了吧,有機會定要認識一下此人。”
關興昂首挺胸,眉飛色舞的說道:“我獻的,我覺得比起正面剛,還是背後敲悶棍更爽一些。”
諸葛亮像是第一天認識關興似的,盯著他打量許久才讚道:“虎父無犬子啊,關將軍後繼有人了。”
關興:“……”
這話聽著怎麼這麼不舒服呢,難道我一輩子都要活在老爹的陰影下?
諸葛亮起身在廳中來回渡步,凝眉思索許久才說道:“這個計劃好歸好,但有個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將更多的魏軍吸引到荊州來,這事當年你爹做到了,但大漢沒有第二個關雲長啊。”
關興摸著鼻子不說話。
諸葛亮繼續說道:“既然是吸引,不妨再給魏軍添把火,你別休息了,準備一下領軍出發,攻打東三郡。”
“啥?”關興愣住。
東三郡指的是西城,上庸,房陵三郡,當年漢中之戰獲勝後,劉備乘勝追擊,命宜都太守孟達由東往西,義子劉封由西向東,兩面夾擊拿下東三郡,兵鋒直指襄樊。
當時的劉備事業達到巔峰,處在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可惜好景不長,隨著襄樊之戰的爆發,東三郡得而復失,已經被曹丕改為魏興郡了。
諸葛亮解釋道:“只有拿下東三郡曹魏才會相信我們真要北上與他們死磕,才會調更多的兵力支援荊州,另外拿下東三郡之後還可以與陛下遙相呼應,對戰局極為有利。”
“還有一點務必記住,撤退的時候房陵上庸可以不要,西城必須奪回並守住,否則魏軍隨時可能沿著漢水西進,攻打漢中腹地。”
沒有江陵為依託,東三郡對蜀漢毫無意義,只要守住西城別讓魏軍進入漢中就行,其他兩郡宛如雞肋,不要也罷。
關興明白其中的道理,苦著臉說道:“我行嗎,沒經驗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