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4/5 頁)
他們分攤事務,他倒也做得輕鬆。
熊倜知道,這樣一個幫派,不能落到奸人手裡,如果他日不是自己和琴書子掌管,寧可讓他規模縮小,不然事情就複雜了。
他們也在逐步縮小規模,只做一些很簡單的賺錢事業。這樣就能保證不出大亂子,當初自己為了擴大力量報仇才做的大事業,要長期保持很不容易,也容易亂。縮小之後,又好管理又不容易出事。
這三年來,姑娘們也都時常來草原,她們武功不錯,草原和大明間風平浪靜。她們來到了草原,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熊倜很是開心。
她們在草原上騎馬,射箭,打獵,熊倜陪著他們玩耍。草原上的日子是他們最安定的相伴日子。
她們不在的時候,熊倜常和夏芸一起走遍草原各個角落,探訪民情。
雖然是阿索爾在當大汗治理,可夏芸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幫他穩定局面。
。。。
第317章 廟堂 江湖 家國 (全書終)
夏芸和熊倜走遍了各個部落,和大家一起聊天,不管是貴族還是普通牧民,熊倜對大家都很熱情。
熊倜給大家介紹大明朝風土人情,給大家反覆解說和平相處重要性。熊倜給他們反覆分析,從遙遠匈奴年代到大元朝,最後到明朝這些年例子。
熊倜從各自生活角度給他們講了,雙方如果和平,對草原的好處,要比相互征戰要好得多大家都覺得是,大家知道熊倜大明皇族王爺身份,更是對大明朝有好感。熊倜對草原民族風土人情,各部落習性有了深深瞭解。
熊倜每次去,都帶了朱明派人送來的財物,大明的絲綢布匹茶葉瓷器等等,對於大家生活是有幫助的。
熊倜給大家講,草原的馬匹,牛羊,還有一些草藥等等,都是大明朝朝廷和百姓需要的。他們完全可以大量和大明做交換,得到自己的生活品,這樣生活又穩定又舒服。
在冬天如果受到了雪災,大明朝廷也可以幫助救濟大家,如果缺口很大,大明還可以賑濟大家。
熊倜在行走之餘,也將自己對草原這些的見聞寫成了一部書,他整理出來後,將這部書派人送給朱明,希望他能知道草原風土人情民族心態,這樣對於以後如何永久和平相處,是有幫助的。
雖然大明朝開國時候,遠征草原,打敗大元餘孽,成祖皇帝也曾打敗瓦剌和韃靼部落。但如何能世代和平,是個大問題。
熊倜按照自己想法,給朱明仔細進言,朱明也和內閣一起研究了,他們也給草原很多恩賜。
阿索爾正式繼任大汗位置時,朱明派人給他冊封。阿索爾帶著軍民接受大明冊封,並且每年進貢。大明朝依然按照規矩,根據進貢物多少,多多賞賜回去。
熊倜也時常去瓦剌的地方,那裡局勢複雜些,熊倜是和夏芸一起去的。
也先死後,有些部落對大明心存敬畏,只是部分部落還是有敵意,那是他們首領習慣搶掠征戰,沒有想到和大明交好繼續上貢對他們生活會更好。
只是熊倜也不怕啥,他時常微服出訪,帶著十幾個錦衣衛就出行,這些錦衣衛武功都是經過他點撥,武功很好。熊倜還是成功聯絡了很多部落首領,讓他們心向大明。
熊倜來到草原北面大湖,想起當年蘇武牧羊時,曾經在這裡手持旄節十幾年,心仍然向著故國,熊倜有些感動。
他知道,蘇武牧羊,張騫西行,都曾為漢人控制這些疆域立下大功,希望自己今日所做,能為漢人以後打下更好基礎。
熊倜也知道以前也先控制力達到了東北部的女真部落,熊倜也走到那些地方。
熊倜是從草原去的,他去的時候,帶著金一姬,王秀姑還有小珊。
熊倜知道,金一姬對於故鄉是思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