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望前路 改人設(第2/3 頁)
一定苟起來等穩定了,想自己發展也好,用從商城買出來的技術,支援國家也好,都需要一個平穩的環境。一個人想改變歷史的洪流,無疑是螳臂當車!
既然要苟起來,那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放放映員的工作,本身並不輕鬆。在廠子裡放映,沒有外快。
下鄉去放映。完全要靠自己揹著100多斤的裝置步行前往。
運氣好的話去的時候,你能搭上。往村裡走的牛車呀!驢車呀,搭乘一段運氣不好,你只能揹著走,勻速一個小時走十里路。一般下鄉都是三四十里。甚至四五十里開外。全靠自個在路上步行,遇上稍遠一點兒的村,大半天你都需要自己在路上走!
毫不誇張地說,60年代,“大夏”許多地方的農民在看電影時,如同封建王朝的百姓看西洋景一樣,太多東西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事實際上,“大夏”成立以後漫長的一段時間裡,整個“大夏”就是一所大的學校,農民群眾是學生,露天電影是課本,電影放映員是老師,指導農民理解“大夏”的政策,帶農民瞭解外面的世界,是某些領域上的“人民教師”。
當那些宣傳主旋律的影片在9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開演時,全國人民的心都聚在了一起——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現實情形是,900多萬平方公里面積之廣,必然帶來很多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個地方文化、語言、風俗等等的巨大差異。放映員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觀眾能看懂”。
放老片子的時候還好,下面有看過會已一種炫耀的方式,替你解說,新片放映員必須要親自解說,保證老百姓能夠看得懂,能理解“大夏”宣傳的核心理念。
比如有次一位放映員,在播放《龍山五壯士》,本來這部電影是很有教育意義,但由於放映員沒有做好宣傳和解說工作。
因此有些農民在看到五壯士彈盡糧絕,從龍山山峰跳下懸崖時便說:“什麼鬼,我們的軍人給東洋鬼子打敗了,都犧牲了!”
這樣的反應恰恰與“大夏”想要達到的“軍人戰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以少戰多,牽制敵人,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的目的相反。出現這個的情況是要背處分的!
四九城附近還好點,其他地方的放映員為便於農民接受,一聽就懂,放映員還要學習和使用當地的方言土語,如把上工叫做“幹活”,小孩叫“崽”,怕傷情面得罪人叫“掉臉皮”……等。
許大茂的技能:口技估計就是在為老百姓,一遍遍的解說中練就的。
放影員兒這個主業,許大茂暫時打算幹好。副業也有一個很好的選擇。
那就是醫生,一個好的醫生不僅能夠帶來名氣、利益。他會得到許多人的維護。
西醫暫時不考慮,西醫主要依靠器材。
現在別說“大夏”,全世界各地也沒有什麼像樣一點的器材,藥品的品種也太過於單一。
還是我“大夏”的中醫好,幾千年的積累,老百姓認可度高,藥材全國都有。所以許大茂想做一個專攻男士生理醫生。
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娛樂專案,基本看書、下棋、生孩子。
就算到了未來,能夠勃深,誰會願意自己的短小無力呢?
只要自己把技能點上去,名聲穿出去,還會缺錢缺票嗎?
為了他們自己的幸福和強大,他們也會支援自己,保全自己的!
這樣自己在未來的那場風暴中,就算不站隊,也能夠屹立不倒!
說幹就幹開啟商店。
選擇技能:中醫
學習中醫一級需要100金幣,還剩540金幣,但是提升到2級需要500金幣。那就提升,剩40金幣看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