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他們聽了這番話,如同聽到聖賢的哲言。我的話之所以可信,是因為我們實現了相對和平的過渡,找到了處理遺留問題的新途徑。我敦促他們不要為在解除武裝問題上遇到的僵局而絕望,希望我的話對他們有所助益。在貝爾法斯特,那麼多樂於奉獻的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被鬥爭撕裂的社群不停地工作,在彼此疏離的受傷的人們之間搭建橋樑,擔當著和平與和解的非凡的代言人。我對他們說,任何事情都不是徒勞的,他們的努力即使失敗了,也沒有煙消雲散。不,他們可能想不到,他們的工作已經滲入了周圍的環境。我們知道的確如此。別人無需告訴我們,我們就知道家是美好的,因為我們能感受家的共鳴,這是刻骨銘心的東西。我們知道何時教堂裡散發著智慧、神聖的芳菲,知道何時這裡迴蕩著祈禱聲。我們幾乎能夠嗅到神聖的氣息,感受到前人的力量和虔誠。一個祈禱聲不斷的教堂與充滿音樂會堂氛圍的教堂,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我告訴那些為和平與和解努力的人們,不要為看不到進展而放棄他們至關重要的工作。根據我們的經驗,沒有什麼是徒勞的,時機成熟,一切都會結合在一起。回首過去,人們會意識到自己作出了多麼重要的貢獻。他們就是亙古存在的走向統一與和解的宇宙運動的一部分。
讓我們生活在友誼與和睦中,一直是上帝的意志。這正是伊甸園這個故事的要旨,那裡沒有流血,甚至沒有出於供奉宗教的流血。雄獅和羔羊一起嬉戲,所有人都是素食者。後來上帝希望所有所造之物能夠享受的和諧被徹底動搖和打破,影響到所有上帝的造物。人類成了一群榆木腦袋,相互指責,兵戎相向。他們和造物主被離間。現在他們竭力躲避曾一起漫步伊甸園的上帝。所造之物現在張開了&ldo;血盆大口&rdo;,友誼被敵對代替。人類在被蛇咬到腳跟之前,會把它碾得粉碎。這個故事正是透過《聖經》極富想像力的詩一般的語言,講述了生存的真理。
那些不能升華到詩人境界的凡夫俗子,會對這樣富有想像力的敘述不屑一顧。然而,即使我們懷疑是否真的存在伊甸園那樣的神秘和諧,除非遲鈍,否則不會有人懷疑我們的確在親歷所有存在的根本破裂。時間脫了節,生活中充滿分歧、不和諧、衝突、動盪、敵意和仇恨。我們的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的世紀。如果大自然沒有被糟蹋和濫用,就無須有生態保護運動。水土流失侵蝕了原本肥沃的良田,土地現在只能長出荊棘。河流、大氣被盲目地汙染,我們為臭氧層損耗和溫室效應可能帶來的災難而憂心忡忡。我們在自己的世界裡還不太自在,到處都瀰漫著對失去的樂園的懷戀情緒。
信奉者說我們可以把人類的大部分歷史,形容為對和諧、友誼與和平的追求史,而我們人類似乎就是為此而生的。《聖經》把這一切描述為上帝領導的恢復原始和諧之戰,他希望雄獅再次與羔羊同眠,他們不再習武練兵,因為刀劍被鑄成了鏵犁,長矛被彎成了吊鉤。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成就更好的東西。我們不時可以看到我們本來應該具備的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例如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會同心協力進行抗爭,整個世界都包融在巨大的同情和慷慨之中,一時間被我們關懷的人性、一種普遍的烏班圖精神綁在了一起。這好的一面還體現在得勝的國家制訂馬歇爾計劃,幫助過去的敵國進行重建的時候;體現在我們建立聯合國組織,讓全世界的人可以會聚一堂避免戰爭的時候;體現在我們簽署保護婦女兒童權利憲章的時候;體現在我們禁止殺傷性地雷的時候;體現在我們一致禁絕酷刑和種族主義的時候。在這樣的時候,我們就能體會到,我們被創造出來是為了共存,為了友誼、集體和家庭,我們原本應該生活在相互依存的微妙網路中的。
在事物的核心,存在著一種不易察覺的運動,逆轉著離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