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連續的畫面,但我們的肉眼卻抓不到這一個個分開的圖片。
這本書也是這樣,在微觀世界當中,它從來就沒有動過,因為它的誕生和它的毀滅是同時的,但我們的常識卻與之完全相反。從我們的常識的角度來說,它是一直存在的,因為我們以前學的這些知識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理解這種剎那的無常。當現在這些細微的細節被還原出來以後,宏觀的感覺和終究的事實就會發生衝突。
我們反過來觀察自己也是這樣,我們一般會認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樣一個人,但這也是宏觀上的概念;從微觀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大錯特錯,因為所有的物質都是一剎那一剎那地生滅;而從更深層次的境界來說,宏觀微觀的觀點都不正確,只是相對來說,微觀的觀點比較正確而已。
修的時候必須去思維,這樣思維以後,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雖然我們的肉眼能看見閃電的閃動、河流的奔騰,還有火焰的跳動,能感覺到這些東西在很短時間內的變化,但我們的眼睛卻看不到這些靜止的物質,例如牆壁呀、書呀等等的一剎那的生滅,此時此刻不是用我們的眼睛去看,而是用我們的智慧去思維,最後深深地體會到、感覺到一切有為法、一切物質、一切有因有果的東西都在一秒鐘的千分之一或者的萬分之一等那麼短的時間當中生生滅滅的時候,就讓心專注在這個境界中,讓心和無常的感覺無二無別,變成一味一體,亦即讓無常的感覺變成我們心的一部分或者心的本體、意識的本體。那個時候不再想別的東西,而在這個境界當中停下來,讓心安住,能安住多長時間就安住多長時間。停下來的時候,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要有一個側面的監督,但不要去正面監督。
正面的監督是什麼意思呢?比如,如果有一個念頭在觀察:我的意識有沒有安住,我的意識有沒有在想什麼別的東西,就屬於正面的監督。安住的時候不能有這些東西,一旦有觀察的念頭,就會擾亂這個境界,所以要從側面來監督。
其實本來並沒有正面監督、側面監督這樣的詞,但為了讓你們比較清楚地瞭解其含義,所以我才用了側面這個詞來形容。所謂側面的意思,就是不要有明顯的念頭:我的心有沒有散亂,有沒有在想別的東西。
一些人也許會懷疑這種說法:我們每個人不是隻有一個心嗎?一個心同時既是被監督者又是監督者,這怎麼可能呢?難道我們有兩個意識嗎?並非如此。我們並沒有兩個意識的相續,但我們的心就是有這種功能,可以一方面安住在這個境界當中,一方面同時從側面來進行監督,這兩個方面都很重要。
如果有這種監督,當冒出其他雜念的時候,我們就立即能發現;如果沒有這種監督,心就會先冒出一個小的雜念,但我們自己卻不能感覺到,這種念頭越來越擴大,越來越擴大,過了5分鐘、10分鐘以後,連我們自己都沒有辦法控制了。
當有了監督以後,如果冒出一個雜念,我們立即就能放棄這個念頭,放棄了以後,如果我們的心還能處於原來的狀態當中,就不需要觀察,而繼續安住。如果原來的感受已經消失了的話,就不要再強迫自己安住,而要重新去觀察。
有些時候可以觀察自己的相續,有些時候可以觀察外界,所有的有為法都是我們修無常的對境。就這樣一個一個地觀察,當我們在每一樣東西上面都獲得了無常的感受之後,就在這個境界中安住下來,這是細微無常的修法。
至於其他的無常理論,在因明的《釋量論》等論著裡面講得很多,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裡面也講得很好,但我們要有一定的知識才能理解這些內容。剛才我們講的內容說跟因明有關係也可以,說沒有關係也可以,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瞭解的內容。
透過這樣的方法去觀察,就暫時不需要理論,最後我們需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