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2 頁)
dot;克萊斯曼的《獻給水邊的阿麗狄娜》,比較抒情。序曲結束之際,火炮和直升機的聲音隨之響起,然後漸隱,有點兒戰爭遠去的意思。a段是純正民謠,樂器不過就是一把音色晶瑩剔透的木吉他。b段是偽搖滾,前面還加了一段挺情的失真吉他lo。lo聽起來有些蒼涼,也許你會有著與我不同的理解。c段,該上的鑼鼓傢什幾乎全上了,來勁兒了。這跟原曲的風格非常接近,你可以把這種風格的音樂稱作&ldo;punk&rdo;,也可以稱作&ldo;r&b&rdo;。說到這兒,需要做個友情提示:我唱得不怎麼的。誠懇希望你理解我的破嗓子,儘管我已經動了情,畢竟我是個碼字兒的,不是唱歌的。意即,我能唱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一個孩子僅僅與眾不同是遠遠不夠的,哪怕他銅頭鐵臂或者三頭六臂。先有伯樂,後有千里馬。在這個問題上,《戰士》非常幸運。因為他撞在了袁敏老師的手裡,所以享受到了良好的後天教育。袁老師是個帶孩子的高手,成功地帶過韓寒和海巖的孩子。我曾經問過袁老師,《戰士》與他們倆的孩子有何同又有何不同?袁老師說相同之處是體質好,關於不同之處,她打了個比喻:海巖的孩子像龍種,聰穎;韓寒的孩子像豹種,犀利;劉健的孩子像虎種,威風。
孩子身上有父親的影子,私生子除外。《戰士》不但有我的影子,還有我的相片,而且一放就是五大張。其實我知道自己不是陸毅,我的長相屬於基本對不起觀眾的那種型別。原本並沒打算放這麼多相片上去,只是想配些插圖。配插圖的目的是想控制一下文字之外的節奏感,以便與文字故事裡的節奏和諧互動。插圖選了好久,感覺都不大對頭。袁老師說乾脆把你的相片作為插圖得了,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邊吃雞蛋,一邊看雞憋著臉下蛋的相片。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