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來者何人(第3/4 頁)
,又想起一件事,轉頭對著張良問道:你看清刺客模樣了嗎?刺客真是自己用劍毀容的?
張良著急說出心裡疑問,沒有接張放的話,急急的向張平問道:父親,孩兒有一事不明,這刺客已然一心赴死,為何還要自毀容貌,難道是怕太宰家人尋仇報復,才在自刎之前毀容滅跡。
張平見張良這樣說,面露一絲欣慰,想了一下,說道:良兒所言應該就是刺客心中所想。那刺客自殺之前還要自毀容貌,就是怕被人認出,其家人因而受其連累,才有此所為。從其這反常之舉猜測,刺客身世應是與某個國人有關。
放兒方才所言也很有道理,刺客這一通所做所為,絕非一般亡命之徒所能為之。今日廷尉吩咐手下在韓都四處打聽,竟然無一人能說清刺客從何而來?何時進的都城新鄭?費了半天功夫,只從集市馬販處得知,一中年農夫牽馬去過集市馬廄餵馬,太宰府門口衛士說隱約記得刺客在太宰府門外下馬,其他再無有關刺客行蹤。那刺客既不想讓人認出,那進城之後定會百般遮掩,或換裝易容,或乘車遮擋,不留半點痕跡。依此看來,刺客不是孤身前來,應還有同夥相助,極有可能不止一人。今日之事,尚有諸多待解之謎,為父一時也難捋清,待看明日廷尉那裡有何訊息,再做研判。
張放聽完立時站起,著急的說道:還是父親想的周全,我竟沒想到刺客還有同夥相助。我這就去見廷尉,讓他即刻下令關閉韓都新鄭的四個城門,明早搜尋新鄭的入城人員,快馬通告邊城關卡嚴加盤查出境之人。
張平搖了搖頭,慢慢的說道:晚了,依老夫所想,那刺客同夥當時應該就混在集市人群之中準備接應,只是見刺客墜馬之後,傷勢過重無從搭救,才自顧而去。再說你對刺客同夥人數相貌去向皆是一無所知,如何攔截?
張良急切的要破解心中疑惑,顧不得張放是否還有話說,一旁插話道:父親,孩兒還有一事不明。那刺客已闖至太宰府中院,為何不偷偷摸進太宰身後,一劍刺之,而是跪地面朝太宰大聲稟報,那樣萬一被太宰當面識破嗎?豈不是功虧一簣。
那刺客進府之後,一路高喊奉太子之命面呈軍報,誆騙衛士,為何近至太宰面前,絕口不提是奉太子之命稟報軍務?
張平說道,不知你兩個留意刺客的裝扮和舉止沒有?張良搶著說道,不瞞父親,這刺客裝扮舉止,外加言語語氣韓軍軍禮,都和孩兒平日裡所見校尉無半點差別,甚至感覺更像邊關校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張平說道,常人如是偽裝韓軍校尉,這裝扮舉止,乃至語氣軍禮皆易效仿,可邊關校尉的一身風塵滿身殺氣,常人很難假扮出來。可這刺客舉手投足,處處顯現其從邊關而來,讓人不由得相信其是來傳稟緊急軍務的,為父當時也是一驚,除了驚奇刺客稟報軍務的唐突之外,還真以為邊關又起戰事了。
張平沒想到張良會有如此一問,一時不知如何答問,低著頭思忖起來。片刻之後,說道:良兒能有此問,可見你是個心細之人。張良很少被父親誇讚,有些不好意思。
張平繼續說道:那刺客雖有人告知太宰府詳情,可他卻未必見過太宰真容,當時院內一眾人皆是身穿居家禮服,紋飾也都相近,刺客從中辨識出太宰亦有難度。
故而刺客跪地大聲稟報,引得太宰現身當面,認定太宰後再行刺。
若刺客冒然出手行刺太宰,一旦認錯,跟隨其後的衛士們立時便會呼救,那刺客可就前功盡棄了。當說不說,刺客一夥確實是思慮周全,怕是來韓都之前,已是演練了多次。
張平說至此處,已是欲言又止,可見張良張放都是一副意猶未盡的神情。
張平接著又繼續分析道,那刺客之所以言稱奉太子之命,是想威嚇衛士使其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