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合成繼續(求追讀、推薦票)(第2/2 頁)
鎖好,大白天藉助車間的大燈,李錨開始對已經到貨了的那批印表機開始下了手。
將外包裝全部拆掉,將印表機一個個擺在他的眼前,李錨接著就對嶄新的,一次都沒用過的光固化3d印表機拆解了起來。
為何選擇光固化開始,李錨也是有想法的,熔融沉積型的已經合成過了,最終的效果也已經瞭解。
但是光固化印表機,可是還沒合成過,他現在想知道,經過他合成之後的光固化印表機,最終會呈現出一種什麼樣的逆天效果。
至於為何不對鐳射燒結印表機下手,當然是因為這兩臺最貴了,還是穩妥一些的好,先將其他的全部合成完,最後才對鐳射燒結印表機動手。
李錨已經在動手了,很快光固化印表機就被李錨給拆解散了,並將兩臺印表機上相同的零件放在了一起。
等到全部拆完,李錨就開始動用他的外掛,開始將相同的兩個零件進行了合成。
一個個光固化印表機的零件,一一被李錨從兩個合成為一個,並且合成後的零件和之前相比出現了很大的改變。
不光只是變大了,而且還因為合成的原因,讓這些零件變的更加精細了,合成後的做工簡直就像是渾然天成的,根本沒有一點的科學道理可言。
反正就是那麼不講道理的,將所有零件全部合成了個遍。
李錨看著經過自己不懈努力,終於全部合成了一遍的零件,緊接著就動手組裝了起來。
畢竟是由原型光固化印表機合成升級來的,所以在組裝上也是有跡可循的,在組裝印表機的中間,李錨並沒有遇到什麼讓他解決不了的問題。
印表機經過李錨的一雙手,很快就被組裝了起來,重新組裝起來的光固化印表機,相比於就在旁邊放著的那臺原型,可是被放大了好多。
不說機身具體放大了多少倍,單說列印平臺的面積,就是原來的64倍,這還是沒有考慮列印高度的問題。
原來的尺寸只是125125165大小,總共的體積也就只有25升多的樣子,然而現在卻成了1116的大小,這可是足有1600升。
在體積上可是原來的640倍,僅僅從大小上來講,這臺印表機相比於原來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當李錨將印表機組裝起來後,立馬就有些忍不住想要打點什麼東西試試的衝動。
:()從模型開始的萬物合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