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2/3 頁)
團兜頭截住。原來, 韓七團團長林富澤上校聽說韓二團在溫井
被殲, 慌了手腳, 正帶著隊伍回竄逃跑。
當日中午時分, 鄧嶽率師主力趕到, 迅速對敵達成包圍。
鄧嶽心說還等什麼第一四八師呀, 人多好種田, 人少好過年,
好容易沾點葷腥, 還是緊著咱的肚子吧!
當晚就大打出手。
戰至30 日清晨, 將敵人基本解決, 還俘虜了一個美軍少校顧
問。跑得飛快的韓軍士兵大都藏到林子裡去了, 也沒功夫去搭理
他們, 留給人民軍和老百姓吧。
幾天後, 在龜頭洞和球場的第一一九師和第一二○ 師, 也各自
搜捕了百名韓七團逃兵。
這是惟一一支, 也是最後一支到達鴨綠江邊的韓軍部隊。
第四十軍打頭陣, 從戰略角度來說, 揭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
第七章
兩水遭遇
溫玉成先拔頭籌
雲山奇襲
吳信泉續競新功
爭的序幕; 從戰役角度來說, 為志願軍主力完成戰役展開奪得了先
機; 從戰術角度來說, 達成了殲滅戰, 振奮了民心士氣。是個三喜
臨門的勝利。後來, 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建議, 中央軍委和
毛澤東主席批准, 將打響第一槍的10 月25 日, 確定為&ldo;中國人民志
願軍抗美援朝入朝參戰紀念日&rdo;。
筆者在寫作本書的時候, 正值1998 年抗洪搶險, 筆者從電視
螢幕上的松花江嫩江大堤上又看見了這支部隊。
還是那麼風馳電掣, 生龍活虎。
當他們得勝凱旋的時候, 哈爾濱數十萬群眾自發擁上街頭, 夾
道歡送這支不斷增添歷史榮譽的英雄勁旅。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
博物館裡, 珍藏著一卷有著23 萬哈爾濱人民簽名的巨幅白布, 上
面寫著哈爾濱人民‐‐‐不, 寫著全國人民對他們的評價:
&ldo; 中流砥柱&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