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2/3 頁)
129
第六章
面敵生慮
史達林突發變計
臨危受命
彭德懷陣前運籌
彭德懷心裡明白, 一定是出了什麼緊急變故, 否則毛澤東不會
這麼急地往回召他。
次日, 彭德懷乘飛機返回北京。
事兒的確不小。
原來寄予很大希望的蘇聯空軍提供的空中掩護, 沒啦!
10 月11 日, 毛澤東收到了正在莫斯科的周恩來與史達林聯名
發來的電報, 聲稱蘇聯方面願意出動16 個團的噴氣式飛行團的志
願空軍, 但不能進入敵後, 而且要在兩個月或兩個半月以後才能出
動參戰。
理由是蘇聯方面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
沒準備好?
不對吧, 要說沒準備好, 我們也沒準備好。部隊連冬裝都沒發
下去嘛! 我看這是個託詞, 史達林是擔心出動蘇軍會冒與美軍直
接對抗的風險, 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打破雅爾達的格局。所以想
讓我們單獨作戰, 替他擔風險。
到底還是毛澤東, 看題點題破題都一針見血。
怎麼辦?
嗯, 這事得再考慮考慮, 沒有空中掩護, 部隊白天作戰困難太
大, 如果空軍不進入前方配合陸軍作戰, 實際上作用非常有限, 無
助於大局的改觀。朝鮮的天空還是人家的天空。
毛澤東決定暫緩出兵。
這才有了聶榮臻和毛澤東給彭德懷的前後兩個接踵而至的電
話和電報。
事情是這樣的。
周恩來、林彪10 月8 日乘坐航速慢、續航力小的裡- 2 型飛機
從北京先到伊爾庫茨克加油, 次日到鄂木斯克, 第三天, 也就是10
月10 日, 才到達莫斯科。
次日, 他們又在布林加寧陪同下, 轉飛黑海之濱的喬治亞阿
布哈茲的阿列德爾, 與正在那裡休養的史達林會談。
蘇共政治局委員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貝利亞、米高揚、布林
加寧和莫洛托夫等參加了會談。
蘇聯方面首先通報了朝鮮情況。
然後史達林先入為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