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堅守或是撤離(第1/2 頁)
自安史之亂以來,大唐的勢力衰弱,隨著回鶻的崛起和其他西域地方勢力的獨立,唐朝在西域的統治更加不穩定。
龜茲在8世紀後期開始受到吐蕃的侵擾,到了9世紀,隨著唐朝在西域的控制力減弱,龜茲最終淪陷。
于闐在9世紀初期仍然保持著對唐朝的忠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于闐也逐漸失去了與中原的聯絡,最終在9世紀中葉左右淪陷。
西州作為唐朝在西域的最後一個重要據點,堅持了一段時間。
根據史料,西州可能在9世紀中葉之後仍然由唐朝軍隊控制,但隨著唐朝國內的政治動盪和外部壓力,西州最終也在公元850年左右失陷。
因此,可以說在西州城失陷之前,龜茲和于闐已經淪陷,西州成為了唐朝在西域堅持的最後一個重要城池。
想到這裡,王莽的心情也開始變得很沉重。
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便將他所記述的歷史告訴了二人。
王莽試過了,他發現,在進行歷史劇透,並不會像以前遭雷劈了。
不然他可不敢冒著被雷劈的風險,即使他已經被劈習慣了,說出這些。
王莽有些不理解,繼續問道:“漢朝時期,在明顯不可守的情況下,產生了可歌可泣的13將士歸玉門。”
“隨著一座座西域城市的淪陷,你們這些駐軍為什麼不肯離開返回長安呢?”
老兵有些很難接受王莽剛才所說的一切,但還是強硬的說道:“這裡是大唐,我們怎能輕易放棄我們的領土?”
王莽當然知道領土的重要性,可是難道人命就不重要了嗎?
王莽有些氣惱的說道:“哎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你們在這裡死守沒有任何意義!唯有回到涼州重新集結待朝廷中心再打回來不就好了嗎?”
王莽還是想的簡單了。
氣的老兵站起來,拔出唐刀,要一刀結果了王莽。
之前乞丐怎麼鬧騰,老兵都能容忍。
但是說讓他放棄城池,這堅決不行。
“你懂個什麼?我們一旦離開了這裡,就不是大唐了,等我們再回來的時候,那我們耕耘了百年的根基算什麼?”
王莽確實不能理解,因為他知道了結果,因為他們守著這裡大唐的根基也是薄弱了這裡的漢人以及大唐的氣息也逐漸消彌殆盡,直到1000年後重新掌握,再部署根基。
而且王莽更想吐槽的是:李二這個暴發戶,總愛向外送東西,炫耀自己天朝上國的地位,養出來一個吐蕃和回鶻。
而且這種事情還代代相傳到了李隆基那小子手上,改變本加厲學當年的羅馬一樣,讓外族僱傭兵來鎮壓國內叛亂。
王莽很想質問老兵:李世民不修長城,不遷漢人進行同化,讓被打服的異族首領管理,原先的領土。大唐在西域耕耘了個屁呀。
王莽真的很想如此質問老兵。
但想想還是算了。
這些邊防士兵有自己的信仰和苦楚。
我用一席話擊破對方几十年的堅持。我好像是個惡人。
於是王莽舉起手做投降狀,沒精神似的說道:“好了好了,對不起,對不起。我錯了!”
老兵見此也是,借坡下驢不再繼續劍拔弩張。
不一會老兵和乞丐就繼續躺下睡了。
王莽一是繼續躺下數星星,不一會兒也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話說李白和高適這邊。
二人來到一處沙脊,坐下望著滿天星斗開始暢談人生。
李白與高適,曾經把酒言歡的知己,如今卻在這動盪的亂世中,以這樣一個不堪的方式重逢。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