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部分(第1/5 頁)
有為掌印指揮,侍奉江陵如侍奉長親,沒有絲毫違拗之處,想及往昔,吾等應當惶鞏慚愧啊。”
張居正死後,凡獲得提拔重用的無不是當年的政敵,但王家屏居然當面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真的是受了大刺激之後,心裡倒是隱隱想明白了很多。
“王公不必再操心這些事了。”
“是啊,回家好好休養一下,今上顧念老臣,公將來必能再起。”
許國庸碌無為,餘有丁就是一個儒門學者,談起機變心機來,兩人根本不夠班,就算王家屏自己,也是想的不大明白,當下三人都是不得要領,許國與餘有丁又勸了一陣,眼看著王家屏登車而去,兩人一時間竟都是有羨慕之感。
第885章 計劃
顧憲成已經在家講學多日,他和請假回家的高攀龍,還有顧允成,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葉材等人一起倡議講學,集資重修了東林書院,將這座幾百年傳承的老書院修的煥然一新,堂舍過百間,足可容納多人講學,然後這“東林八君”制定了東林公約,開始規定每月大會一到兩次,小會一次,將講學的次數和規模確定了下來。
雖然顧家因為遼陽的經濟戰而被無錫和常州一帶的商圈排擠,其後遼陽的手段並沒有停止,顧家從十分豐厚的家境漸漸變的坐食山空,但顧憲成自有打算……自與遼陽決裂日起,他也思索過自己底下的路應該怎麼走,所幸他和趙南星等人私下密議,終於是找到了答案。
“二老爺,大老爺有請。”
“哦,我這便過去。”
顧家三子已經各有成就,老太爺就不大過問家事,顧憲成一心折騰自己的書院,顧允成跟著二哥廝混,顧性成就是將家族和生意一肩挑,當然也就是哥仨中最累的一個。
待顧性成的長隨將顧憲成請來,兄弟二人在書房落了座,顧性成劈頭就道:“老二,事情不妙。”
他說著將一封書子遞給顧憲成,卻是顧家在京裡的一箇舊交用驛傳快馬送了來,顧憲成接了過來,一看之下,也是皺眉不已。
顧憲成道:“皇上也是窮瘋了,居然想起這般的餿主意來。”
“聽說是錦衣衛張惟賢推動此事,內閣極力反對亦是未成,王首輔請辭,荊老回家侍疾,現在的首輔卻是姓了趙……那幫子浙江佬,果然是真的靠不住。”
“浙黨原本就和我們貌合神離,靠不住是必然的。”
浙黨之中,頗多厲害人物,東林黨雖然是江南一脈,江浙算是一體,但彼此間從來沒有真正聯合過,包括浙黨的後期核心人物朱大典等人在內,一直到明亡,也沒有加入東林。當然東林黨中也有不少浙江人,比如黃尊素和黃宗羲父子就是浙東人,父子倆都是東林干將,但黨派是黨派,籍貫是籍貫,浙黨也有外省人,而東林黨當然也不全然包括是江南一脈。
“可惜方中涵了。”顧性成又道:“聽說他不恥浙黨所為,已經請了長病假,出京去了。”
“嗯,倒是可惜。”
顧憲成身在無錫,心卻是始終在朝堂之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居廟堂之上不憂其君,居地方不恤民生,居於水邊林下,志向不在世道,這都不是君子所為。
這段話後來歸納成了著名的東林楹聯,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就是由此發生而來。
只是口號再響,顧憲成也始終沒有真正顧及什麼民生和世道,他的關注點,始終在朝堂之上。
“京里人家提醒,往江南的礦使和稅監,轉瞬即至,咱們這裡有錢地方,他們不會放過的。”
顧性成憂心忡忡的道:“家裡這兩年,境況十分的不好,你辦了書院,又提了大筆銀子出去用。因為是正事,也是揚名鄉里的好事,對我顧家的形象也有極大幫助,家裡倒沒有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