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多乎哉?不多也。(第1/2 頁)
“朕不允。”
林木將手中的書簡丟在案上。
見林木不允,百官之中有一人站了出來。
此人名為種輯,任侍中之職。
侍中本職便是天子近臣,為天子查漏補缺。
因此他對天子的決議有建議之權,在天子強勢的情況下,也就只有侍中能夠站出來建議一番了。
“陛下,袁家滿門忠烈,袁太傅以身殉國,袁紹起兵討董以興漢室,朝廷如今雖定,但群狼環繞,陛下何不應袁紹,以之為援?”
林木嗤笑了一聲。
如今這種時局,外援有個屁用,袁紹早已有了稱霸之心,在他的心中天子已經無用了。
否則在原本的局勢之中,袁紹也不會棄落難的劉協於不顧了。
“袁紹可為援?”
見林木臉上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對,種輯臉上有些猶豫。
林木沒有管他的猶豫,繼續說道。
“袁紹雖為忠臣,然州牧之位何其重要,朝廷豈能誰要便給?”
“今日給了袁紹,明天公孫瓚把劉虞殺了,我是不是應該給他一個幽州牧?何其可笑!你們將朝廷的官職當成什麼了?”
種輯遂退下,不再發一言。
在百官最前方的楊彪卻是看了林木一眼。
當董卓被殺之後,楊彪便復出任太尉之職。
楊彪出身於弘農楊氏,弘農楊氏比起袁氏一族也不遑多讓。
楊彪的曾祖父是楊震,即那位不受遺金的清廉名士。
楊彪祖父楊秉,父親楊賜。
從曾祖算起,至楊彪四代都官居太尉,且楊家世代以忠直而聞名。
可謂是朝廷之中的中流砥柱,但這位中流砥柱卻只是一個吉祥物罷了。
他根本不管事,要不然這些朝臣也不會在袁隗死了之後,找王允了。
這楊彪不僅不管事,而且最出名的便是懂得低頭,且主打一個心大能活。
在原本的歷史中,董卓想要遷都,楊彪反對,結果見董卓開始殺人之後,楊彪便登上董卓的門謝罪。
第二次便是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將滿朝公卿扣為人質。
諸位大臣羞愧難當,大司農朱儁更是被活活氣死。
但是楊彪呢?啥事沒有,該吃吃該喝喝。
第三次則是曹操將楊彪的兒子楊修給殺了。
殺了楊修之後,曹操找了個機會問楊彪,你最近怎麼瘦了?
把人家兒子殺了,問人家為什麼瘦了,這真的是沒話說了,楊彪按理說應該把鞋脫下來丟曹操臉上。
結果楊彪回答,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意思是他沒有像金日磾那樣的先見之明,殺了自己的兒子,因為老牛邸犢之情慣壞了他。
這句話一出,連本來想把楊彪一起殺了的曹操都沒有藉口了。
以至於最終楊彪活了八十四歲,還見到了曹丕稱帝,大漢傾頹。
楊彪見林木心意已定,當即便站了出來。
“陛下聖明!”
百官見楊彪都站出來了,那些世受袁氏恩典的官員也沒有辦法說了。
各種奏摺一併遞上,不多時便商議完全了。
如今朝廷雖然名義上擁有天下,但其實也就是司隸這一塊地方罷了,甚至司隸還有很多地方被其他軍閥佔了。
因此也就沒有多少事情,但其中一條林木倒是注意到了。
呂布自從從洛陽逃出之後,第一時間便回到了幷州軍軍營之中。
將幷州軍調集起來之後,更是收攏了不少西涼殘兵,他並沒有回涼州。
而是竟然扣開了函谷關,將兵囤積在了潼關,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