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入不敷出(第1/2 頁)
林晚夏側頭看著身邊熟睡的星星,長長吐出一口氣,終於,又熬完了一天。
林晚夏花了一週時間跟星星磨合。
在這一週裡,她瞭解了星星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優點以及缺點。
比如,那天尿床確實只是個意外,接下來這幾天他都沒尿過床。
優點是這孩子自理能力很強,可以自己穿衣自己洗臉刷牙,很善良,多數時候很有教養。
缺點是大概吃百家飯的關係,心思過於敏.感,哭鬧只是無意識的自我保護,目的是為了測試別人對他容忍的底線。
小孩子很單純,喜惡都會直接表達,林晚夏多少開始喜歡這個自幼喪母,心思敏感,信奉“霞姨”的孩子。
當然,這七天對林晚夏來說也是漫長無比的七天,每一天都度日如年。
跟星星斗智鬥勇,為他準備一日三餐,累到每天倒頭就睡。
終於體會到,為什麼大家都說,誰帶娃誰崩潰。
帶一天娃的辛苦,低過連續加班一週的累。
人累,心更累。
這對林晚夏來說還不是最重要的,致命傷是她手裡的錢所剩無幾。
雖然江肆年承諾會報銷星星的開支還允諾每天給她二十塊錢的保姆費,但是在他回來之前,需要她先行墊付。
她總共賺到手的就有三十一塊,現在還剩不到一半。
一星期的牛奶錢就要三塊,買過兩斤肉四塊錢。豬肉也不都是兩塊一斤,像精瘦肉只要一塊八,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最貴,如果有糧票,五花肉最多一塊六毛錢。
83年是雙軌制經濟,這段時間是從以前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階段,也就是說商品往往有兩種價格。
比如一個廠,原本計劃生產一百件就能滿足日常需要,這一百件出廠依舊需要拿票來買,價格依舊很低廉。
但是,這一百件以外的商品叫計劃外商品,這部分商品到市場上不需要必須憑票購買,但是價格比憑票購買要貴不少。
這也是為什麼林晚夏買的豬肉要兩塊兩毛錢。
除此之外,林晚夏還買了十斤大米和十斤麵粉。
大米也分一二三等,最便宜的一毛四一斤,好的一毛七分二一斤。林晚夏選了中等的,一毛六分錢一斤,十斤一塊六毛錢。
麵粉有一毛七一斤的和兩毛二一斤的。林晚夏買了十斤便宜麵粉,總共一塊七毛錢。
母雞最近到了孵小雞的時候,不再下蛋。 林晚夏跟鄰居買了十隻母雞蛋,放到窩裡讓母雞孵小雞用。總共一塊錢。
還去集上稱了兩斤雞蛋來自己吃,一斤雞蛋一塊兩毛五分錢,兩斤兩塊五。
這麼大熱天,總歸得吃點水果。集市上西瓜最便宜,七分錢一斤。
林晚夏買了一個西瓜,花了九毛錢。
手裡還剩下九塊九毛錢。
一算賬,林晚夏再無睡意。
再不賺錢,等不到江肆年回來她跟星星就得餓死。
怎麼賺錢是個問題。
林晚夏皺眉冥思苦想。
金手指呢,暫時指望不上。
她每天早晨都會領著星星到海邊撿垃圾。
但是83年,人們日常購物幾乎不用塑膠袋,沒有外賣,也就沒什麼白色垃圾。
人均貧窮,喝水都是用水壺,也不會有飲料瓶礦泉水瓶扔進海里。
最多也就撿些破膠鞋之類的,一週才撿了五六斤海洋垃圾。
像阻止往海洋裡排放汙水或者救治大型海洋生物、、阻止漁民使用非正常手段捕魚、修復珊瑚礁這些能上大分的任務,現在的林晚夏一樣都做不到。
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日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