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2 頁)
&ldo;這……&rdo;
王懷事一陣語塞,是啊,該如何應對?出兵,不妥。不出兵,任其施為嗎?更不妥。
吳孝良擺手製止兩人的爭執,先和了個稀泥道:&ldo;布川兄言之有理,振之兄所言也在理……&rdo;
王懷事聽了這稀泥話沒好氣的道:&ldo;旅長,都什麼時候了還和稀泥?&rdo;
吳孝良笑了:&ldo;我哪裡是和稀泥,聽我把話講完。第一,咱們綏東軍剛剛經歷一場惡戰,元氣大傷,別說對付孟恩遠,就是想打敗高士儐也在兩可之間;第二,師出無名啊,正如布川兄所講,不能以未發生的事情定人罪狀。&rdo;
尹呈輔也發現,吳孝良最近越來越喜歡和稀泥,揶揄道:&ldo;旅長,他王布川說的在理,那我的主意又怎麼能在理?&rdo;他的意思很明顯,王壞事不主張動武,自己主張動武,兩方意見相悖,糊弄人也沒這麼糊弄的吧。
吳孝良收起笑容嚴肅的說道:&ldo;依振之兄所言,綏東肯定要出兵,否則群小們都會有樣學樣,到時局勢糜爛,便是大羅金仙也無力迴天。不過這動手的時機卻可斟酌一二。此事癥結便如毒瘡,必須發透了才可剜去,一舉剷除病灶。&rdo;
王懷事眼睛頓時一亮,嘿嘿道:&ldo;天若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那就由著他鬧。&rdo;
尹呈輔也一點就透,贊同道:&ldo;將來新帳舊帳一起算。&rdo;
兩個人的意見終於統一起來,李五一撇撇嘴,想了想道:&ldo;旅長,咱們這是不是先認慫了?&rdo;
幾個人聽李五一如此說,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吳孝良回答道:&ldo;對,就是先認個慫。&rdo;接著又繼續說道:&ldo;咱們綏東總是依靠zhongyang也不是長久之計,運輸命脈都卡在別人手裡,陸路要經過奉天和吉林,張督軍與孟督軍都不是好惹的主,走海路ri本人虎視眈眈,上了陸走海參崴又要經過俄國人的地盤,咱們現在的情況是四面楚歌,不想辦法開源就有被困死在綏芬河的危險。&rdo;
&ldo;東北這嘎達到處都是寶貝,開源倒是容易。&rdo;一旁馬開山忍不住插嘴道。
&ldo;馬先生詳細說說。&rdo;王懷事最關心的便是這個問題,是以率先問道。
&ldo;首先,大山裡有取之不盡的木材,然後就是煤礦和金礦,這兩樣都是可以發大財的。木材好說,到處都有,只是綏芬河這一帶的煤礦和金礦被一個叫雅科夫的老毛子把持。&rdo;
&ldo;搶過來便是,跟老毛子還用廢話嗎?&rdo;尹呈輔不屑的插道。
馬開山搖搖頭,&ldo;哪有這麼簡單,早幾年他便是這一帶最大的洋綹子,手下炮手上千,如今搖身一變成了什麼遊擊隊政委,勢頭更猛,咱們綏東軍還是不要硬在他的嘴裡搶食,要不兔子急眼了還能蹬鷹呢,真要打起來咱們不一定能得了便宜。&rdo;
馬開山說的在理,既然煤礦和金礦暫時不能染指,那麼就先把木材這一塊搞起來,現在的東北大山裡出門就是木頭,生產成本可比煤礦低多了,基本上只要有人就能拉起一票林場,
想到人工,吳孝良又有些犯愁,這東北雖然地大物博,但就是太缺人。
&ldo;工人從哪裡招收?&rdo;
&ldo;這個好說,咱們中國在此地的工人那可多了,只要在海參崴,伯力,烏蘇裡這些地方放出風去,來的人都得排隊到beijg城去。&rdo;
如今俄國鬧內亂,地方zhengfu無力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