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論衡註解 > 第200部分

第200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聖經千問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山海經之災厄將至

了不指責。所以《管子》上說‘在屋子裡講論,全屋的人聽了都滿意,在廳堂裡講話,全廳堂的人聽了都贊同。’現在大概你的學說與世人的見解不同,所以你的文章違反俗情,不合眾人的心願。”

【原文】

85·12答曰:論貴是而不務華,事尚然而不高合。論說辯然否,安得不譎常心,逆俗耳?眾心非而不從,故喪黜其偽而存定其真。如當從眾順人心者,循舊守雅,諷習而已,何辯之有?孔子侍坐於魯哀公,公賜桃與黍,孔子先食黍而啖桃,可謂得食序矣。然左右皆掩口而笑,貫俗之日久也。今吾實猶孔子之序食也,俗人違之,猶左右之掩口也。善雅歌,於鄭為人悲;禮舞,於趙為不好。堯、舜之典,伍伯不肯觀;孔、墨之籍,季、孟不肯讀。寧危之計,黜於閭巷;撥世之言,訾於品俗。有美味於斯,俗人不嗜,狄牙甘食;有寶玉於是,俗人投之,卞和佩服。孰是孰非?可信者誰?禮俗相背,何世不然?魯文逆祀,畔者五人。蓋猶是之語(11),高士不捨,俗夫不好,惑眾之書(12),賢者欣頌,愚者逃頓(13)。

【註釋】

魯哀公:參見28·23注。

“啖桃”前疑脫“後”字。《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先飯黍而後啖桃。”《家語·子路初見篇》作“先食黍而後食桃。”並有“後”字。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記載,魯哀公給孔子桃和黍,孔子先吃黍而後吃桃,眾人掩口而笑。哀公說,黍是擦桃用的,不是讓你吃的。孔子答道,五穀之中黍為上,六種水果桃為下,按照禮制,我應該先吃黍。

雅歌:正聲,指正規音樂。

人:疑為“不”之壞字。鄭:春秋時的鄭國。當時鄭、衛兩國的民間樂曲大為流行,雅樂在那裡卻不受歡迎。悲:古人以音悲為善。雅歌於鄭為不悲,鄭聲淫,故不以雅歌為善。禮舞:指舉行各種典禮時用的舞蹈。

趙:戰國時期的趙國,在當時以地方舞蹈聞名。

堯、舜之典:指《尚書》中的《堯典》和《舜典》。

伍伯:即五霸。參見54·21注。

季、孟:指魯國的季孫氏和孟孫氏。

據《公羊傳·定公八年》及本書《定賢篇》文當為“魯文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順祀,畔者五人。

(11)猶:據遞修本當作“獨”。

(12)惑:據遞修本當作“感”。

(13)逃頓:即“逃遁”。本書“遁”、“鈍”均作“頓”。

【譯文】

王充回答說:議論問題貴在內容正確而不應追求辭藻華麗,記述事情講究符合實際而不應注重迎合別人。論文是用來分辨正確與錯誤的,它怎麼能不違背世俗人的心理,讓人們聽了不順耳呢?眾人的意見是錯的就不能聽從,所以我才排除和貶斥那些虛偽的東西,儲存和肯定那些真實的東西。如果要求一切都應當順從眾人的心意,那就完全按照舊常規辦就行了,還辯論什麼呢?孔子陪魯哀公閒坐,魯哀公把桃和黍賜給孔子,孔子先吃了黍然後才吃桃,可以說是完全符合進食的順序的,但是當時左右的人都捂著嘴笑他,這是由於習慣於這種習俗時間太久的緣故。我現在實際上與孔子當時按順序進食的情形相似,世俗的人反對我,就像當時魯哀公左右的人捂著嘴笑孔子一樣。廟堂上用的雅歌,鄭國人認為不好聽;典禮上用的舞蹈,趙國人認為不好看。《尚書》中的《堯典》和《舜典》,春秋五霸不肯看;孔子、墨子的書,季孫氏和孟孫氏不願讀。可以使國家轉危為安的計謀,被一般老百姓所貶低;治理國家的言論,會受到一般人的詆譭。有美味在這裡,俗人不愛吃,但狄牙卻愛吃;有寶玉在這裡,俗人會拋棄它,但卞和卻佩帶它。誰對誰不對呢?可以相信的是誰呢?禮儀和世俗相違背,哪個時代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我喜歡你,所以世界是甜的-青春是用來懷念的女團解散後我靠當男團導師爆紅了開局簽到九個小仙女愛在硝煙下愛在風下之鄉反派就很無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