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意外且欣喜(第1/2 頁)
這件裝備雖然不是125兵工廠的核心專案,但它完全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性單兵作戰工具,用來豐富兵工廠的產品線,適應更多不同的戰鬥環境。
經過一番討論後,這項研發計劃正式敲定。
很快,景熵就將方案遞交給軍方高層。
這段時間,各大兵工廠提交的設計方案不少,已經有好幾個廠子交了各種各樣的計劃書。
對於125兵工廠提交的這份方案,軍方自然格外重視。
邵老親自過目後,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興奮。
原本,軍方對125兵工廠並沒有額外的要求,只是希望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開發陸地上的巨型戰車就行,畢竟那是他們的重點任務,也是眼下所有兵工廠中最關鍵的專案之一。
沒想到,125兵工廠竟然還有餘力去搞單兵裝備,這讓邵老等人大感意外且欣喜。
景熵正是因為開發此類單兵裝備而聲名鵲起,並在武器研發圈子裡站穩腳跟。
他之前主導的每一款單兵裝備都頗具亮點,令人印象深刻。
而這款滑翔衣,甚至有潛力被大規模部署到九大軍事區。
首先,這類裝備可以優先提供給空降部隊使用。
空降部隊通常隸屬於空軍,是真正的精英力量,比普通步兵更強悍。
作為突擊先鋒,空降兵常常發動閃電式的突襲行動,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佔領戰略要道,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世紀70年代末,在某次針對阿波拉沙漠的侵略戰爭中,一支國家的空降兵表現震驚了世界,特別是引起了多國軍方的高度關注。
我國對空降兵的重視也從未減弱。
即便是在抗震救災等特殊情況下,比如15名空降勇士在將近5000米的高空一躍而下,他們的壯舉感動了無數人,也震撼了整個國際社會。
後來,即使裁減兵力,空降部隊的規模非但沒有縮減,反而有所擴大。
由此可見軍方對這支隊伍的重視程度。
隨著科技發展,空降部隊的作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不但傘具裝置更新換代,重型裝備的支援也越來越先進。
如今,一些複雜的空投難題,比如重灌連投、帶彈投放等,已被逐步解決,這保證了戰車和火炮等大型裝備能夠與士兵一同降落。
這些進步顯著增強了空降兵的快速機動能力。
而這支部隊的歷史也充滿傳奇色彩,湧現過許多英雄人物。
從最初“一人一傘一槍”的簡陋條件,發展到現在的現代化空中集團軍,可以說,每一位空降兵用鮮血和汗水書寫了屬於他們的榮光。
儘管由於科技的進步和各國對士兵生存率的日益重視,空降部隊的作用相比二戰時有所下降,但它的存在價值依然不可替代。
很多其他國家已經開始淡化空降作戰模式,甚至直接取消這一兵種,改為透過直升機投送武裝人員,以避免降落時可能出現的風險。
然而,直升機也有其明顯的短板——速度慢、航程短,特別是在裝載大量物資時。
空降部隊使用運輸機抵達戰略地點通常只需兩小時左右,而直升機則至少需要六七個小時。
此外,直升機因為飛行高度較低,容易成為地面防空火力的目標;但如果飛得高一點,它又很難規避遠端防空系統。
這種矛盾使得直升機並不總是最佳選擇。
正因為如此,軍方認為空降部隊仍然擁有獨特的重要意義。
即使在某些時段其戰略價值可能有所降低,也不會輕易捨棄。
而此刻,125兵工廠提出的新設計無疑給了軍方全新的希望。
現代空降部隊其實已經開始嘗試使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