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最後的送行(第2/2 頁)
的良田安置流民,所有的費用也由自己承擔。
多爾袞在兩難的心情中接到了葉布舒的奏報,看罷後又送給了皇宮中的順治。順治在接到葉布舒奏摺子的同時,也意味著順治和多爾袞之間的聯盟不存在了。始於同敵,終於利益。這一場爭鬥下來葉布舒丟了面子和錢財,而皇帝與多爾袞則贏了臉面和威嚴,卻丟了人口這個國家最大的基石。
在恩格德里的努力下,京城一帶最後有八九成的流民跟著葉布舒去了西北,遠點的保定府只有六成流民願意冒險出關賭自己的命運,更遠的正定府則只有不到五成的流民越過太行山進入了山西。
中國人常說“人挪活,樹挪死”。老話雖不假,可真到了離鄉遠行的時候還是需要一點勇氣的。當你連一個發黴的饅頭都眷戀的時候,末 來也就遠離你了。很快那些跨過大行山的人會發現他做了一個多正確的決定。而留下的人依舊懷裡揣著他的發黴的饅頭。
九月初,葉布舒接到皇帝的敕令,帶著家人出了北京城,準備和流民一起前前往山西大同。
剛出了京城德勝門,走了不到五里地,就有一隊人馬攔下了葉布舒,原來是多爾袞帶著他的女兒東莪來為葉布舒送行了。
,!
這時的多爾袞,一身黑色常服傲然立於馬上,用複雜的神情看著葉布舒和他身邊行進的流民隊伍。
“四叔是怕我不走,特地來監督的嗎?”
還沒等多爾袞說話,東莪就開口了:“四哥可不要冤枉了人,我們是特地來為你送行的。”
多爾袞看著自己的女兒為自己發聲,不由的欣慰的點點頭,然後對著葉布舒說道:“你說你走便走了,還要搞這麼大陣仗。宣化府、多倫,就連獨石口的駐軍都發了急件,說你的人馬正在他們那裡集結,大有一言不合就衝進來的架式。 ”
葉布舒心想:不給你點威懾,你能這麼消停的讓我走嗎。“但他嘴上是不會承認的。
“等我到了山西,好好管教他們,讓他們不敢胡來就是。”
”既有了君子協定,本王就不會出爾反爾,你又何多此一舉?”多爾袞接著數落著葉布舒。
葉布舒聽到“君子”一詞,不禁當眾發笑起來。笑過後對著多爾袞說道:“都活到了我們這個份上了,誰還信這世間有什麼君子啊。我不是君子,四叔你更不是君子。”
東莪聽到有人說自己的父親不是君子有些生氣,正打算和葉布舒討個說法。卻聽見自己和父親和葉布舒同時哈哈大笑起來。笑聲過後兩人沒再說話,葉布舒拱手向多爾袞告別。多爾袞則由內向外揮了幾下手算是回禮了。
見葉布舒走遠了,東莪不解的問多爾袞:“阿瑪,他說你不是君子,你怎麼還笑了呢?”
“君子打天下,小人坐天下,凡是能坐上高位的哪有什麼君子。如果這世間真有什麼君子,大概只有明朝的筆架先生了。”
“誰是筆架先生?”
“海瑞”
“他為什麼不叫硯臺先生?”
“這個還是回去問你老師去吧。”
:()降落在清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