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2/3 頁)
do;你們的嘴已經填滿了。&rdo;羅斯福在一次記者招待會結束時這樣說,&ldo;快跑。&rdo;他們確實在跑,沒有時間耍弄文明棍,沒有時間惹麻煩,沒有時間擺弄名片。世界已經改朝換代。大蕭條所留下的是權力空白,而羅斯福操起了權柄,新聞界人士將成為他的主要工具。
天啊,難道他能製造新聞!每天白宮都要傳出兩三條新聞。他打算把整個聯邦政府化為己有,成為他每一個神奇念頭的應聲蟲。他成功了。在這個奮鬥過程中,他成了20世紀操縱全新的現代宣傳機器的頭把好手。而這架機器的威力正與日俱增。三四十年後,諸如約翰甘迺迪、林登詹森這類政治家,都將效法富蘭克林羅斯福,學習他操縱新聞界的本事,這是一部操縱的教程。整個國家都圍繞在他左右。新聞記者如果稍一疏忽,略有冒犯或錯誤地解釋了某項規定,他就會迅速做出反應,大加斥責,毫不留情。他的個性倒是次要的,更為重要的是,他是城裡絕妙的訊息來源。他能準確地把握記者的需要,恰到好處地掌握丟擲新聞的時刻,從奧爾巴尼(albany)的日子起他就清楚,大量提供情報的高階公務人員能夠左右新聞報導,控制有爭議的問題,進而掌握整個政府。不能容許任何其他政府官員插足其間,幹擾他的決心。他巧妙地把局外記者引入政府活動的中心,讓他們以最利於他和他的工作的措辭,解釋正在進行的事件及其原因。他正是以這種方式洩露出數量驚人的情報,統統是對他有利的獨家新聞。所有事件都突如其來,記者根本來不及尋找其他訊息來源進行核實。如果他們試著這樣做,今天的新聞可能寫得不錯,明天卻註定要失敗。羅斯福不僅僅司發言人之職,還行導師之道,他心裡一直清楚自己要烘染出的細微差別,要製造怎樣的選民,而他的權力只能由選民賦予。他總是竭力為每篇報導建立一個框架,&ldo;如果我來寫這篇報導。&rdo;他常常這樣說,&ldo;我就會把這層意思寫進字裡行間……&rdo;然後,他就開始向記者們面授內容提要。他對政府政策的解釋簡直是藝術作品,是前無先例的藝術作品。海伍德布龍(heywood broun)把他稱做&ldo;美國歷屆總統中最傑出的報紙撰稿人&rdo;。華盛頓最顯赫的記者之一,雷蒙德克拉珀(rayond clapper)將這整個過程稱做&ldo;白宮新聞學校&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