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三章(第3/4 頁)
提議道。
“東靈兄說得正是,一道上路,也好有個照應。”裴耀卿立刻附議道。
“多謝裴侍郎、趙員外郎一番好意,只是若菡一女子,實在不方便與諸位同行。”張若菡婉拒道。
劉玉成道:“三娘子太見外了,我和煥之兄,都非常仰慕曲江先生才華,照顧曲江先生的千金,乃是同袍之誼。在外行路艱難,既然相遇又同道,這不互相幫襯,實在說不過去。三娘子也不必推諉了,劉某是肯定要護著三娘子的。”
沈綏皺眉,這話她聽著心裡彆扭。裴耀卿也覺得有些過了,看了一眼劉玉成。劉玉成倒是面上平靜,未覺不妥。
“既然劉員外郎如此堅持,若菡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張若菡卻依舊淡然說道。
沈綏從一開始就知道張若菡此行的目的就是自己,雖然有著拜謁天下佛寺這等冠冕堂皇的理由。適當推拒一下,不過是以退為進,維護一下身為女性的矜持。她只是驚奇,為何張若菡竟然能在荊州大都督朱元茂失蹤的訊息傳來之前,就猜到自己可能近期要出遠門。甚至,她連地點都猜到了,居然專門找了師尊了一大師,求了一個前往玉泉寺的理由。沈綏知道,她身上肯定帶著出家人的度牒,這是為了讓她行路方便。
可是轉念細細一想,沈綏也就想通了。張若菡確實是猜到了近期自己要出遠門,因為她本就有此打算,也早就讓手下人開始準備了。這一點,是瞞不過監視自己的盲女源千鶴的。但是自己具體要去哪裡,她確實不知道。她之所以要分別送信給李瑾月和了一大師,是為了以防萬一。首先她不確定晉國公主是否會答應給她巡禮女官的職位,倘若公主不答應,那麼她就只能走了一大師這條路,以出家人在外雲遊的理由,帶上度牒出發。
現在的結果是,李瑾月給了她巡禮女官的職位,了一大師也為她求到了度牒。於是她就結合了兩者,編造出了以上的理由。在得知沈綏等人要前往的目的地之後,她將自己此行的目的地定在了玉泉寺。
果真是聰慧,從小到大都是這般,她的聰慧從不張揚,是潤物細雨,總能顧及到方方面面,細膩貼心。
感嘆歸感嘆,對於自己來說,麻煩已經來了。沈綏只能在此行的過程中倍加小心,但願不會露出任何的馬腳。
用過午食,繼續上路。這一回,張若菡的馬車被請到了隊伍中央,沈綏的馬車押後,她本人就起馬在側,落在後面。她可不願走在前面,被那一雙眼睛在後面盯著,她簡直心神不屬,做什麼錯什麼。
路上,沈縉開啟了車窗,遞了一塊寫字板出來。沈綏看到上面寫著:
你得找蓮婢姐姐談談。】
沈綏苦笑,低聲應道:“我怎麼能找她談,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不多時,沈縉又重新寫了一句話,遞了出來:
你不找她談,她也會找你談。她都懷疑到這份上了,你不若早點想好藉口,能哄騙一時是一時。】
沈綏點頭,回道:“確實如此。”
沈縉又寫了一句話,遞出來:
阿姊,我知你怕與她相認,但我覺得,以她的聰慧,我們瞞不了多久。你不若考慮和盤托出,或許還會更好行事。】
沈綏半天沒有應這句話,沈縉掀開車窗簾看她,就見她面色淵沉凝肅,便知道她心中更傾向於瞞下去。嘆了口氣,她也不再相勸。說到底,這是姐姐自己的選擇。在姐姐的心目中,查清當年那場災難的真相與蓮婢姐姐相認廝守,孰輕孰重無法掂量,她自己也是相當矛盾糾結的。而想要查清當年那場災難的真相,姐姐就必須藉助晉國公主的力量。但是晉國公主卻傾心於蓮婢姐姐。這無疑成了一個死迴圈,如果姐姐想要查明當年真相,就只能對蓮婢姐姐退避三舍,若她們相認,本就是兩情相悅的一對,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