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協議轉讓(第1/2 頁)
協議轉讓潮隱秘鏈條探析
近年來,a股市場經歷了一場顯著的協議轉讓潮,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透過與私募機構簽訂協議,頻繁轉讓其持有的股份。這一現象不僅在市場上引發了高度關注,也讓投資者對協議轉讓背後的深層邏輯產生疑慮。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這一現象,分析其背後的動因、風險及市場對策。
一、協議轉讓潮的現狀與背景
自2024年5月中國證監會推出史上“最嚴”減持新規以來,協議轉讓作為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重要形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根據統計資料,自5月24日新規實施至12月13日,已有389家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協議轉讓計劃,平均每月有40餘家股東計劃逐步減持。這一趨勢的背後,折射出私募機構在市場中的活躍角色。
以學大教育為例,股東紫光集團有限公司透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將6162萬股股份以每股40302元的價格出售給南京星納赫源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減持比例高達5。這種大規模的股份轉讓並非偶然,反映出私募基金在資本運作中的新模式。
二、協議轉讓的優勢
協議轉讓相比於傳統的二級市場減持,具有明顯的靈活性和合規性。
首先,協議轉讓在手續上相對簡化,股東可以與受讓方根據實際情況商議股份轉讓的價格與數量,避開了市場的直接衝擊。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減少因減持所導致的市場波動,還對維護上市公司的股價穩定尤為重要。
其次,協議轉讓在時間上也更具靈活性。透過提前議定,可以避免大宗交易帶來的一系列限制,使得減持過程更加順暢。
此外,協議轉讓方案設計比較靈活,受讓股份的數量和價格都可以協商確定,更好地滿足交易雙方的合理需求。
三、私募機構的角色與代持現象
隨著協議轉讓的普及,部分私募機構利用這一政策玩起了“代持”的遊戲。某些機構在協議轉讓中,表面上承擔了接盤的角色,實際上卻僅僅是轉移了股份的名義,仍然由大股東實際控制。
這種“代持”的行為讓股東在減持股份的過程中規避了視窗期的限制,把部分風險轉嫁給了私募。由於代持行為往往處於法律規避的灰色地帶,其潛在的合規風險無疑給市場增添了不確定性。
具體來說,這種“協議代持”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1資金往來模式:前期私募機構會支付對應股權價值的5-6成資金,大股東根據這部分資金支付利息。等到減持完成後,收益部分大股東分給私募機構10~15。
2股權實際歸屬:在某些交易中,股權並沒有實際轉移,而是協議“代持”。這意味著私募機構只是名義上的股東,實際的控制權仍在大股東手中。
3減持策略:新接盤的股東會先等待六個月,然後在3個月內減持到5以下。這樣可以避免每次減持需要事先發減持公告的限制。
四、代持機制的風險與監管
協議轉讓與代持所帶來的風險主要體現在法律與市場情緒兩個方面。
在法律層面,這種隱蔽性極高的代持方式可能違反證券市場相關的披露要求,給參與其中的各方帶來法律風險。同時,代持行為一旦被市場識別,可能導致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任喪失,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市場恐慌。
市場情緒方面,代持行為可能引發市場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管理層誠信的質疑。投資者可能會擔心,如果大股東可以透過代持方式規避減持限制,那麼他們是否還會遵守其他市場規則?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對公司的股價和市場聲譽造成負面影響。
為應對協議轉讓所引發的合規風險,監管部門已開始對違規行為展開調查。監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