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心安(第1/2 頁)
而這實際上是他最初的努力改命喚運的做法的延續。
而想到這裡,李桂驀然發現他的心其實一直沒有安寧……這股不安寧其實是促使他,自從來這裡後,做這做那的根本原因。
“是什麼使我的心如此不得安寧?”
李桂心中思忖著,驀然發現這個問題與人的心裡有關,與這個時代有關,與他知道的歷史知識有關。
人總是本能的尋求最大的安全係數,在這個前提之下,獨自來到這裡,異鄉異客,為了最大的安全係數,最好是做皇帝,但現在又是相對承平的年代,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大隱隱於朝,但歷史知識又告訴他,所寄生的王朝敗落的不可避免……
總而言之,所有的這一切促成了他以上的選擇,而所有的選擇也都是為了心安而已!
“如果我還在上一世,應該不會有這些追求,為什麼我會來到這裡?”
李桂心中喃喃著,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以前一個論壇上關於物質的論點,具體說是佛家的論點,一個人站在那裡,唯物主義者認為他是存在的,但佛家不這麼認為,佛家認為他看似在那裡,但本性卻是空的,之所以現在存在,只不過是暫時緣法彙集在那裡,隨著緣法的消散,人也歸於虛空……
“或許我就是因緣法彙集而來,緣雖然終將消散,但緣起緣滅之中有一種心境……”
……
忙忙碌碌最終是空。
慧空之所以問李桂這樣的話,主要是想下一步以佛家苦寂的觀點勸說李桂少折騰了,最少讓別讓他跟著折騰。
當然這也是隱晦的表達不滿,為下一步向李桂討要銀子作準備,誰知李桂在張了下嘴巴後居然沉默了起來。
“他怎麼了這是?不好回答嗎?觸動他了,開悟了,還是想著避開我的話?”……
隨著李桂的停頓,慧空不由得思緒紛飛。
而其實李桂的思考的雖多,但思維何等快捷,外在也就只是一頓,就在慧空思忖之間,李桂已經開口說道:“緣起性空,緣滅而散,緣起緣滅,其中只求心安。”
說罷,突然之間李桂心裡沒了與慧空青雲談給他們補貼的興致了,覺得他們暫時不吃豆腐,只吃些青菜也是可以的!
“……老和尚居然想點化我,亂我心境,這是因,我這樣做是果……”
思忖之間,李桂長身而起,抱拳而去。
……
按照佛家的觀點緣起緣滅就是人之一生,而李桂的“緣起緣滅,只求心安”實際上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人生行事的態度,心安為準;一是人生的追求——心安。
心安為靜,這其實和佛家修行要求達到的精神狀態是一致的!
不過李桂在慧空與青雲心裡,李桂是地地道道的儒家門徒,他們都沒想到李桂居然能說出如此具有禪意的話!因此聽到李桂的話後都不僅呆了一呆,然後才高誦著佛號、道號,禮送了李桂。
……
“沒想到李大人居然如此有慧根,若皈依我佛,必為一代高僧。”送走李桂,慧空立刻嘆道。
“是啊,人道紅花、綠葉、白藕是一家,果然如此。”青雲答道。
道士遊歷紅塵煉心,佛家於紅塵中吃齋唸佛,儒家行事直問本心,不論途徑如何,“心”是歸宿,心安是追求,所以青雲才有如此之嘆。顯然他也是有了些感觸的。
……
從慧空那裡出來之後,外面依然是毛毛的細雨,天空陰沉,但不知為何李桂突然覺得天宇開闊。
……
而李桂剛進入他官房的小院,卻見詹光、幹植雲、朱延喜、劉廣茂四個人等在他房門口了。
一看這陣勢李桂就知道出事了,“什麼事,怎麼了?”隨即李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