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加快閃動的翅膀(十七)(第3/13 頁)
週期理論。。”
“但從最近十年的國際經濟發展趨勢來看,他們提出的經濟週期論,彷彿都無法完美解釋,經濟增長接近停滯+通貨膨脹指數不斷高升情況。。”
“所以我就結合了許多近些年的真實經濟資料,儘量把它們化繁為簡,用更簡單的方式歸納總結表達出來,分享給你們了。。”
“它是否準確,是否能夠比較準確預測未來半年、一年或幾年內的經濟走勢,就要看米聯儲是否能夠重新拿回中央銀行應有的獨立性,執行更加激進的緊縮貨幣政策。”
“。。”老切羅夫目光低垂,看著手邊的幾本經典著作,眉頭緊皺,沉默不語。
大衛似乎已經猜到了他的一些想法,語氣盡量放鬆的道。
“用更直白的話來講,最近幾年的亂象起因,大部分都是米元與黃金脫鉤,米元信用不斷下滑導致的。。”
“上一次石油危機,只是一次熱身。。”
“這一次爆發的石油危機,肯定會引發國內和國外各方勢力,進行一次重新洗牌的大規模混戰。。”
“而在這場摻雜了無數野心勃勃投機者們的混戰中,只有兩個最重要的爭奪目標~”
“黃金和原油的定價權!”
“關於黃金定價權,您應該比我更瞭解它背後的故事,我就不多說了。”
“原油定價權的爭奪,最後會如何收場,我覺得可以參考約翰·納什教授提出的納什均衡理論,在非合作多方博弈之後,必定會出現均衡。”
“而這個均衡點,我認為一定會是能夠影響國際油價走勢的原油期貨合約!”
“你是想說。。哪個國家的交易所最先掛牌原油期貨合約,並擴大它的影響力,他們就贏了?”老切羅夫目光灼灼的盯著大衛,問道。
“是的!”大衛微微搖頭道。
“我覺得去年在紐約掛牌上市的取暖油期貨合約,很有可能這只是一個開始,博弈的最終勝負,還未可知!”
“比如在前幾年華爾街流傳的原油期貨合約,它僅供一些國內超大規模油企作為降低風險的工具使用,並未放開進行大規模的公開交易。。”
“不過最近我聽說,交易所內部高層好像已經達成了一致,決定從取暖油期貨合約開始逐步規範化原油類期貨合約交易的管控,並希望更多人能夠藉助這項工具規避油價波動風險,或進行跨期套利。。”
“你確定?”
“確定!”
“我怎麼沒聽到訊息?”
“他們決定在哪裡設定期貨交割倉庫了嗎?”
“這些。。我也不知道啊。。”大衛向老切羅夫攤開手,苦笑道。
“去年我第一次見到賈爾斯和派恩的時候,還對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合約並不十分了解,就胡亂向他們吹噓說可以在今年的石油危機爆發前,投資原油期貨賺一筆。。”
“可是在後來,我逐漸瞭解到更多情況之後,我才發覺~”
“現在這些所謂的原油期貨,都是一些跨國貿易商透過分割原油採購合同,弄出來的。。”
“它基本上沒有法律保障,也很難受到監管,完全屬於灰色地帶產物。。”
“萬一某個貿易商與產油國簽訂的合約失效了,這些期貨合約還不如幾張白紙。。”
“而且在這些貿易公司當中,只有兩家在華爾街高盛投行獲得了信用資格,可以公開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其餘的,都是還沒有決定正式入場的觀望者或投機客,在信用兌付方面毫無保障,幾乎是無人敢投。。”
“所以直到現在,這些所謂的原油期貨合約,每個月交易量也不到一千萬米元,去年的交易總量還不到一億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